1. 企业组织与营销组织三本套装:组织的逻辑+重新想象组织+新营销组织力【编辑严选】S
  2. 《组织的逻辑》 企业成长和创新的瓶颈是组织的进化,而组织进化的瓶颈是创始人自身的进化。 《组织的逻辑》希望用一套尽可能通俗的概念体系,把组织问题的内在逻辑一次性地阐释清楚,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很大程度上,《组织的逻辑》的核心观点可以用下述六句话来概括: ①组织管理是一类永远都不会过时的问题; ②组织问题不等于组织结构问题; ③仅有结构是不够的,关键是建立组织机制; ④仅有机制是不够的,关键是形成组织能力; ⑤组织机能能否被发挥出来,取决于组织形态; ⑥组织形态能否被激活,取决于企业家领导力。 《组织的逻辑》在逻辑上层层递进,读者可以按照章节顺序阅读,也可以先读案例部分的第九章,对现实问题有一些质感,读理论的时候更有代入感。 《重新想象组织》 如果没有通过变革推动企业持续进步,企业无法拥有核心能力,就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组织的自发演变趋势就会显得混乱不堪,使企业逐步走向消亡。 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变革学习新的能力,逐步进化,向组织自发衰亡的趋势说不,通过建设组织结构,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积淀组织的核心能力,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找到成长之道,使 企业可持续发展? 本书给你提供答案。 本书内容主要来自《华夏基石管理评论》杂志2016—2020年原创文章精选,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公众号编辑整理的文章,以及部分华夏基石专家作者团成员发表在其他媒介上的文章。 《新营销组织力》 营销组织能力的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该书写作的立意在于适应新的、以数字化生存为方向的外部环境变化,营销组织建设的核心命题在于系统化协同组织能力建设。 《新营销组织力》在承接经典理论对营销组织建设基本的、不变的原则外,本着更为强调组织化能力建设、赋能型团队建设的目的,分十二章进行阐述: 第一章从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出发,阐述营销组织需要构建的具体组织化能力; 第二章基于第一章的营销组织能力要求,依据时代特点,更新了营销组织的定位、功能,理论结合案例分析营销组织结构如何设计; 第三章针对营销组织区分总部和区域市场的特点,从统一性和灵活性的角度,结合案例分析营销组织总部、区域中心、基层(含经销商)三个层级的职能和组织设计方法; 第四章强调的是组织结构设计之后,营销组织基础的四大体系:目标责任体系、计划预算体系、绩效管理体系、薪酬激励体系的有效建设; 该书的特点在于第五章到第八章,专门增加了营销协同的内容,包括营销前后台,以及营销和研发、制造、财务等内部价值链的协同,以体现营销组织化能力建设的整体性,并提出解决思路及案例分析; 第九章针对驻外营销机构是营销组织管理的难点问题,阐述在灵活的“小前台”的打造过程中,如何利用互联网数字技术进行有效的支持和管理; 第十章是该书的另一大特点,在全书以及本章着重阐明依靠领导力的打造,赋能建设团队的内容,强调了新营销时代激活团队主要依靠领导力,而不仅仅是管理提升的问题; 最后两章结合传统企业变革的迫切性、互联网企业营销组织发展的特点分析,通过案例,对传统企业及互联网企业营销组织的变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对营销组织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畅想。 目录 《组织的逻辑》 前言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上篇 理论篇 第一章 认识组织,组织起来 002 引言 组织学的邀请 002 一、组织的由来与组织三要素 004 组织的概念 004 组织的由来 006 组织三要素 013 1. 警惕时髦的观点 013 2. 回归朴素的道理 015 二、共同的目标与贡献的意愿 019 共同的目标 019 1. 目标的共同化 020 2. 总目标与分目标的一致性 022 3. 对目标的动态调整 026 贡献的意愿 029 1.把人用好 029 2. 把人留住 032 三、组织成长与领导力的发展 033 企业成长阶段论 033 组织的复杂化 036 领导力的发展 040 1. 团队管理阶段的领导力 041 2. 组织建设阶段的领导力 041 3. 文化管理阶段的领导力 043 第二章 组织流程与运营效率 045 引言 不能离开效率谈组织 045 一、点效率—分工效率 047 科学管理的起点 048 胖东来的岗位管理 052 二、线效率—合工效率 057 福特制与华为IPD 058 流程管理的四项原则 060 1. 流程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原则 060 2. 流程分解遵循自我管理原则 061 3. 将例外事件转为例常管理 061 4. 在空白地带补强管理功能 063 三、面效率—部门间效率 064 基于竞争需求明确组织重心 065 基于整体协同构建流程闭环 068 1. 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协同 069 2. 营销与销售之间的协同 071 3. 营销与研发之间的协同 075 4. 跨部门机制与整体协同 078 基于责任分担匹配利益分享 083 1. 明确利益分享的原则 083 2. 落实利益分享的方法 085 四、体效率—企业间效率 087 哪些环节可以合作 088 哪些环节应该保留 090 哪类企业更具前途 091 第三章 组织层级与结构效率 095 引言 结构效率大于运营效率 095 一、对组织设计基本类型的划分 097 二、以任务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099 与直线层级相关的问题 102 1. 权力与权威 102 2. 权威与组织 104 3. 信息的不对称 106 4. 管控与赋能 108 与职能部门相关的问题 110 1. 部门任务 Vs. 公司目标 112 2. 专业能力 Vs. 高管责任 114 3. 职能工作对管理权威的消耗 115 三、以结果为中心的组织设计 116 斯隆的历史性贡献 119 区域事业部制 123 1. 纵向结构设计 126 2. 横向责任划分 129 产品事业部制 133 ...... 《重新想象组织》 导读 2 目录 3 第一篇 洞见篇 6 一、未来的组织管理 6 (一)营销和创新工作者离开机器如何保障效率 7 (二)构建知识系统依赖于每个知识工作者的贡献 8 (三)企业的组织原则:社会心理一体化 9 (四)制度创新在于企业层面,而非管理层面 10 (五)将行政体系变成管理体系 11 二、组织变革的基点与主流范式 12 (一)组织变革要围绕四大维度展开 12 (二)消费者和人才需求变化倒逼组织变革 14 (三)三大技术变化改变组织模式 17 (四)传统组织体系的六大问题 20 (五)组织变革的“五个去”趋势 21 (六)未来组织的主要形态 24 (七)平台+分布式经营体+生态组织的48字管理方针 25 三、企业成长的组织机制:学习、数字、负熵 27 (一)学习 27 (二)数字 29 (三)负熵 30 四、组织进化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分布式组织 31 (一)企业组织所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31 (二)环境变化对企业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34 (三)从结构角度分析组织进化的起点:科层制 35 (四)互联网时代的组织结构:分布式 36 (五)分布式组织案例:《平原作战》 36 (六)如何巩固分布式组织结构 37 五、人与组织关系重构的驱动因素 38 (一)第一动因:技术不断突破和应用 39 (二)第二动因:社会需求基准不断提高 41 (三)未来最本质的问题——价值 42 六、人才梯队构成组织的核心能力 43 (一)人才梯队:组织的“腰” 43 (二)培育人才梯队的三个核心原则 44 (三)人才梯队建设的三大要素 45 第二篇 方法篇 50 一、“人性想定”的管理塑造高能组织 50 (一)高能组织的“三高” 52 (二)基于人性的管理:高能组织的内核 56 (三)高能领导者:高能组织的力量源泉 59 二、做正确的事,形成组织能力 60 (一)沃尔玛、宜家、永辉超市如何“正确地做事” 60 (二)中小企业如何发育组织能力 61 (三)大企业组织能力重构 62 三、组织的价值是为业务赋能 64 (一)如何理顺业务和组织的关系 64 (二)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 65 想了解组织如何为业务赋能,就需要了解什么是组织化赋能。 65 四、围绕业务战略进行组织设计的三要素 68 (一)能力 68 (二)体系 69 (三)目标 70 五、以客户为导向打造平台化组织 71 (一)把员工当客户:重构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72 (二)活力与效率命题新解: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73 (三)平台化组织建设的主旨、内涵与挑战 75 (四)客户化导向下的平台化组织构建基本路径 78 六、班组:末端组织的进化升级之路 81 (一)工业时代的班组:技术驱动,科学管理 81 (二)信息时代的班组:组织运行再造之路 83 (三)人工智能时代的班组:价值创造“生命体”组织 84 第三篇 研讨篇 87 一、 未来的组织什么样 87 彭剑锋: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组织变革 87 陆学彬:企业组织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 92 单 敏:新组织范式中的核心要素 94 孙 波:找到人与组织关系变化的本质,才能准确预测未来 96 讨论一 驱动组织变革的根本要素:市场环境、技术、人 97 讨论二 回到组织的本质定义未来组织 99 讨论三 以“客户价值”颠覆“科”,用“流程化”颠覆“层” 100 二、 重新定义组织 101 尚艳玲:是什么限制了我们对未来组织的想象力 102 李冰权:游戏变了,不能沿用旧规则 103 孙 波:组织新功能——把单点的效率连接成有内涵的故事 104 陈 闯:组织能力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关系 105 彭剑锋:重新想象和定义组织 108 讨论一 如何跨越过去,展望未来 118 讨论二 从未来定义现在:大胆想象,探索求证 121 三、组织能力建设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 123 夏惊鸣:组织能力建设要抓住四个“构件”,躲开三大暗礁 123 葛 晶:组织能力建设最见功力的是顶层设计 129 胡向华:组织能力建设需要强化业务视角 131 李志华:通过人与组织的关系建设组织能力 132 苗兆光:组织能力的本质是战略核心竞争力 134 四、人工智能时代组织如何应变 137 邢 雷:人工智能终将影响组织的未来 138 孙 波:分工仍是基础理论,但组织内容或将大变 139 施 炜:组织新命题:未来大量知识性工作或将由机器人完成 140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组织 142 施 炜:未来 “高能量个体”的合作型组织 146 张小峰:量子时代的组织观——组织的八个“生命体特征” 148 彭剑锋:用量子思维重构管理体系 150 第四篇 案例篇 161 一、华为:向组织的自发趋势说不 161 (一)企业自发演变的趋势之一:偏离“以客户为中心” 161 (二)企业自发趋势之二:分散企业战略焦点的多元化扩张冲动 162 (三)企业自发趋势之三:奋斗精神减退的懈怠趋势 164 (四)企业自发趋势之四:“利出多孔”纪律松散的趋势 164 二、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未来 165 (一)韩都衣舍小组制的核心特点 167 (二)小组制“爆裂”导致的组织变革 170 三、小米组织变革:积聚人,整合人 172 (一)小米新组织结构的四条信息 173 (二)小米满足人才需求的三种方法 174 (三)小米组织变革的中心工作是“整合” 175 四、业务开创的最佳组织形式:事业部制的前世今生 179 (一)认识事业部,事业部制的特点与分类 179 (二)事业部制的适用条件 181 (三)从通用汽车的事业部创制看事业部的原理 182 (四)事业部制是培育新业务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185 (五)案例:新业务管控之道,美的事业部的最佳实践 186 《新营销组织力》 导读 第一章 新营销组织力 第一节 回归本源的营销创新 第二节 新营销组织的六大核心能力 第三节 营销组织管理的新导向 第二章 新营销组织设计 第一节 新营销组织管理的特点、设计理念和原则 第二节 营销组织设计的内容和六大步骤 第三节 创业型企业营销组织设计要点和案例 第四节 不同类型营销组织设计要点和案例 第三章 营销组织三级平台的职能和结构设计 第一节 三级平台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节 总部到区域市场的“龙头”职能 第三节 总部到区域销售部的“龙身”职能 第四节 总部到区域的支持性“龙尾”职能 第五节 厂商价值一体化模式 第六节 三级平台有效协同的要点 第七节 三级平台的结构设计和案例 第四章 营销运营体系与管理能力再造 第一节 不确定条件下的营销战略制定 第二节 营销目标计划制定与管理 第三节 “皇粮、杂粮分吃”的资源配置和预算管理 第四节 业务活动管理、营销专业职能发育 第五节 新时代的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 第六节 如何提升营销干部的管理能力 第七节 营销组织管理技术升级 第五章 如何做好营销的产销协同 第一节 新形势下的产销协同管理 第二节 确立共识的产销协同模式 第三节 明确产销协同策略,建立管理规范 第四节 销售预测与订单计划的调整 第六章 如何做好营销和研发的协同 第一节 研销协同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二节 研销协同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四种典型的研销协同模式及案例 第四节 研发和营销人员的协同提升 第七章 如何做好营销的前后台协同 第一节 营销前后台协同的冲突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营销前后台协同的思路与机制 第三节 营销前后台协同的案例剖析 第八章 如何做好营销的财务协同 第一节 营销-财务协同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二节 营销-财务协同的思路与机制 第三节 营销-财务协同的策略与方法 第九章 如何管好驻外营销机构 第一节 驻外营销机构的问题 第二节 驻外营销机构的分类 第三节 具体场景下驻外营销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第四节 各类驻外营销机构的管理方式和要点 第十章 如何打造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 第一节 新形势下营销队伍建设的方向 第二节 打造生态化的营销组织与队伍模式 第三节 构建新时代的营销人力资源体系 第十一章 营销组织的升级和变革 第一节 营销组织变革的必要性 第二节 营销组织变革的方向和变革特点 第三节 营销组织变革难点、模式及步骤 第四节 传统企业营销组织变革实践案例 第五节 互联网企业的营销组织变革 第十二章 营销组织管理的未来 第一节 未来营销的使命 第二节 未来营销组织管理体系的变化
  3. ¥275.00
    编辑严选
  1. 精益招聘:打造最强悍创业团队
  2. 结合十余年科技行业从业经验、人力资源专业背景以及自身创业经验,《精益招聘:打造最强悍创业团队》全面介绍了如何将先进技术带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大数据和SaaS技术等改造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提升招聘效率并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企业全面而持久地创造价值。 《精益招聘:打造最强悍创业团队》共分四篇,从“招人”“育人”“留人”“实战”四个角度介绍人员招聘、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及其在创业领域的优秀实践。首先,前言给出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和本书方法论。招人篇介绍人力资源管理在创业企业中的重要性,招聘广告的撰写方法、发布和渠道管理,以及互联网招聘的KPI和数据分析方法。育人篇介绍各种培训手段、员工服务手段和趋势。留人篇介绍绩效考核方法和实践、推荐和主动招聘策略以及社交招聘。实战篇全面阐述实战中的困难和挑战,并给出应对方案。
  3. ¥49.00
    编辑严选
  1. 招聘、提拔和留住优秀员工
  2. 本书是真正的实战指南,作者是享誉美国的人力资源专家保罗?法尔科内。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发现和筛选有潜质的员工;如何经由一致的目标,发自内心激励、促进员工发展,发挥他们的优势;如何沟通、协调和营造积极的部门环境,让员工享受在公司工作;以及万一遭遇措手不及的纠纷,如何借由平时的书面记录有效避免诉讼雷区。 本书还重点介绍每位HR和企业管理者都需要掌握的关键事项:开诚布公地沟通,让员工承担适当的责任,树立团结友爱的精神,并确保员工找到新的方式重新参与工作、重塑自我,使员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从雇用到沟通,从团队建设、员工激励到艰难的谈话,以及在必要时记录纠正员工行为的措施……本书可以根据你当下的需求从头到尾阅读,也可以从任何一章开始阅读。
  3. ¥59.00
    编辑严选
  1. 经营制胜【编辑严选】S
  2. "深受学员欢迎的清华管理公开课:40年企业实战精华,十大经营法则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地经营,是企业家做决策时应有的心态。无论企业大小,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企业家的首要任务。 企业经营的成功法则是什么?世界500强企业的健康成长奥秘是什么?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经营之道是什么?本书系统总结了作者屡次临危救困、创造反败为胜的商业奇迹背后的经验与教训,为企业家和管理者理解并贯彻经营制胜的思想带来全新视角。 一生做好一件事,扎根企业40年的宋志平,讲述他领导两家草根央企走向世界500强的经营哲学。" "目录 序 第1章 从管理到经营 1 企业经营的本质 2 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本、市值一样重要 11 后疫情时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28 第2章 选业务与选人 49 在战略上要缺什么找什么 50 业务选择要归核化 64 做企业要先人后事 80 第3章 联合重组 89 破解过剩产能要靠大企业 90 企业发展更需要资源整合能力 100 混合所有制是个好东西 113 第4章 理性竞争 137 市场需要竞争 138 竞争是把双刃剑 144 从竞争到竞合 149 第5章 合理定价 157 掌握定价权 158 价格博弈 162 从量本利到价本利 164 第6章 有效创新 171 有效的创新才是好创新 172 强化集成创新 182 持续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 191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195 第7章 互联网+ 205 从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 206 引入“+”思维概念 214 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创新 225 第8章 三精管理 235 组织精健化 236 管理精细化 240 经营精益化 252 第9章 格子化管控 257 企业要用好制度,抓住关键点 258 格子化管控的内涵 265 超越规模,活出质量 272 第10章 共享机制 285 企业应是共享平台 286 从“老三样”到“新三样” 293 激发企业家精神 300"
  3. ¥89.00
    编辑严选
  1. HRBP理论与应用案例
  2. HRBP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HRBP理论与应用案例》是一本HRBP方面的专著,是一本HRBP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书。 《HRBP理论与应用案例》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沿革推导出HRBP产生的必然性,明确给出了HRBP的概念,分析了HRBP的作用和职能,探讨了HRBP的来源和分类,研究了HRBP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能力要求,并从初级、中级和不错三个阶段分别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好的HRBP,很后探讨了HRBP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未来之路。 《HRBP理论与应用案例》包含了23家公司HRBP的一手访谈案例,这些案例包括了BAT、IBM、微软、华为、京东、搜狐、美团、等HRBP做得很好出色的公司,读者从中可以了解到HRBP的业界很好实践。
  3. ¥59.00
    编辑严选
  1. 策略产品经理实践【编辑严选】S
  2. 这是一本全面梳理策略产品经理知识图谱、系统总结策略产品经理方法论、深入挖掘策略产品经理技巧的著作。策略产品经理是产品经理领域的一个细分的新兴岗位,正在逐渐成为产品经理岗位的核心。 作者在策略产品领域有多年的经验,不仅从0到1主导过30余个产品项目,而且经历了一个产品从日活3500万到日活过亿的全过程,经验非常丰富,本书得到了行业里多位产品专家的高度评价。 本书共一共6章: 第1章从宏观的角度对策略产品经理的定义、分类、职责、发展前景、工作内容等做了全面介绍,帮助新人全面认识这岗位; 第2章首先讲解了内容推荐以及推荐系统的基础知识,然后详细讲解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内容产品的推荐策略; 第3-5章深入地讲解了策略产品经理能力模型中最核心的评估能力,包括主观评估、多变量数据分析和ABtest技能,这3项能力是项目评估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6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针对7种常见的策略产品相关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同时总结了其中的“术”,有非常大的实践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1章 全面认识策略产品经理001 1.1 策略产品经理的定义001 1.2 策略产品经理的分类与职责004 1.2.1 策略产品经理vs功能产品经理004 1.2.2 策略产品经理的三种类型及其职责008 1.3 策略产品经理的职业前景011 1.4 策略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013 1.4.1 团队配置:策略团队的工作分工013 1.4.2 个人配置:策略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内容019 1.5 对策略产品经理的认识024 1.6 本章小结028 第2章 内容型产品的推荐策略029 2.1 推荐策略初探029 2.1.1 内容推荐定义030 2.1.2 推荐系统的指标体系034 2.1.3 推荐系统的极限037 2.2 推荐系统的基础知识038 2.2.1 推荐模型的基础知识038 2.2.2 树状结构与网状树形结构041 2.2.3 分类/标签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042 2.2.4 精确率和召回率的理解方式049 2.3 三种不同形式内容型产品的推荐策略050 2.3.1 PGC产品的内容推荐策略050 2.3.2 连载类内容的推荐策略052 2.3.3 社区的内容推荐策略056 2.4 本章小结062 第3章 主观评估:科学的“玄学”063 3.1 主观评估的分类和常用手段064 3.1.1 为什么需要主观评估064 3.1.2 主观评估的三个特点066 3.1.3 主观评估的两种常用手段067 3.2 主观评估的方法论072 3.2.1 主观评估的三条关键准则072 3.2.2 用户价值观和平台价值观的关系076 3.2.3 抽样方法和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077 3.3 项目实例:有监督模型的通用分类器标注流程083 3.3.1 标准制定流程中的“求同存异”085 3.3.2 样本标注的标准流程088 3.3.3 模型训练与汇报模板090 3.3.4 实际工作中的关键节点及决策091 3.4 耐心等待“信号”出现093 3.5 本章小结096 第4章 多变量数据分析:数据的基石097 4.1 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论099 4.1.1 确认问题101 4.1.2 拆解问题101 4.1.3 验证假设并寻找原因103 4.1.4 形成数据报告108 4.2 描述型统计量和统计学小知识111 4.2.1 描述型统计量的九值、三图、一表111 4.2.2 策略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三个统计学知识122 4.3 策略产品经理的SQL技能与常见分析案例126 4.3.1 SQL极简入门127 4.3.2 数据分析案例:男性向/女性向漫画Top十计算132 4.4 本章小结136 第5章 A/B测试:因果性的“钥匙”137 5.1 A/B测试的定义与应用139 5.1.1 A/B测试的背景139 5.1.2 A/B测试的定义和分类143 5.1.3 A/B测试上线流程147 5.2 假设检验的思想与基本方法151 5.2.1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151 5.2.2 假设检验:先提出需要检验的假设,再收集证据152 5.2.3 A/B测试中的内部效度156 5.3 A/B测试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指南161 5.3.1 A/B测试中的收益预估165 5.3.2 分流均匀性检验和小样本问题170 5.3.3 A/B测试的5个操作误区171 5.3.4 A/B测试的两种局限性173 5.4 本章小结174 第6章 策略产品经理项目实践175 6.1 策略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76 6.1.1 策略产品经理的“术”176 6.1.2 如何定义策略理想态184 6.1.3 策略产品经理的软素质186 6.2 “芝麻信用分”等社交资本的设计思路188 6.2.1 简单社交资本与复杂社交资本188 6.2.2 复杂社交资本的“道”和“术”189 6.2.3 复杂社交资本设计中的关键节点190 6.3 主观评估之职级评定问题193 6.3.1 对内指标和对外指标的“道”和“术”193 6.3.2 理想态的定义:职级评估问题195 6.3.3 职级评估问题的关键节点196 6.4 如何度量100年内最佳体育教练201 6.4.1 关于全局对内指标201 6.4.2 “最好教练”的理想态是什么203 6.4.3 使用ELO等级分进行数值设计205 6.5 内容型产品中,什么是优质内容207 6.5.1 什么是优质内容208 6.5.2 是否应该推荐优质内容209 6.5.3 “天使价值观”与“恶魔价值观”的人性选择题211 6.6 内容稀缺性的度量方法213 6.6.1 基于用户画像的度量214 6.6.2 基于A/B测试实验的度量216 6.7 内容型产品中关于评论的策略设计218 6.7.1 评论区的理想态是什么218 6.7.2 前置型策略设计220 6.7.3 后置型策略设计221 6.8 策略模型的构造法数值设计223 6.8.1 找到因子和因子的关系224 6.8.2 设计曲线的理想形状226 6.8.3 构造法设计公式的迭代思路228 6.9 本章小结229
  3. ¥79.00
    编辑严选
  1. 高效能HRBP-共建一流团队.驱动业务增长 【编辑严选】S
  2. 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必须围绕业务、贴近业务,做好对业务的支持。《高效能HRBP 共建一流团队 驱动业务增长》详细讲解了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如何成为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如何驱动业务发展,提供了HRBP的实践方法论以及相关的表单、图形、工具、模型,让方法论可视化、流程化、步骤化、模板化,并通过实战案例展现方法论的应用过程,让读者能够轻松上手、快速成为优-秀的HRBP,为组织创造更多价值。 《高效能HRBP 共建一流团队 驱动业务增长》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HRBP驱动业务方法与工具、HRBP人力规划方法与工具、HRBP招聘选拔方法与工具、HRBP培训开发方法与工具、HRBP绩效管理方法与工具、HRBP薪酬管理方法与工具、HRBP员工激励方法与工具、HRBP团队管理方法与工具、HRBP员工关系管理方法与工具、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 《高效能HRBP 共建一流团队 驱动业务增长》案例丰富,模板齐全,实操性强,通俗易懂,适合HRBP岗位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各级从业人员、企业各级管理者、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证书的学员,以及其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感兴趣的人员阅读与使用。 目录 第 1章 HRBP驱动业务方法与工具 1.1 HRBP基本认识 // 2 1.1.1 HRBP的由来背景 // 2 1.1.2 HRBP的应用场景 // 4 1.1.3 HRBP的功能定位 // 7 1.1.4 HRBP的角色模型 // 8 1.2 HRBP创造价值方法 // 10 1.2.1 为何做:由外向内的视角 // 11 1.2.2 做什么:连接组织与人才 // 13 1.2.3 怎么做:实践与工具应用 // 13 1.3 HRBP驱动业务方法 // 14 1.3.1 商业模式画布 // 15 1.3.2 业务驱动工具 // 16 1.3.3 服务业务工具 // 18 1.3.4 设定标准方法 // 21 1.3.5 设计流程方法 // 22 第 2章 HRBP人力规划方法与工具 2.1 组织与战略规划方法 // 26 2.1.1 组织诊断工具 // 26 2.1.2 战略分析工具 // 28 2.1.3 战略选择工具 // 29 2.1.4 人力资源规划 // 31 2.1.5 人力部门设计 // 32 2.2 部门权责利划分方法 // 36 2.2.1 权责利问题查找方法 // 36 2.2.2 权责利划分应用工具 // 37 2.2.3 权责利划分实施流程 // 38 2.2.4 权责利划分注意问题 // 40 2.3 岗位分析评估与效率提升方法 // 42 2.3.1 岗位分析方法 // 42 2.3.2 岗位评估矩阵 // 44 2.3.3 提升效率方法 // 46 第3章 HRBP招聘选拔方法与工具 3.1 岗位定编的方法 // 50 3.1.1 企业预算定编法 // 50 3.1.2 劳动效率定编法 // 51 3.1.3 业务数据定编法 // 52 3.1.4 行业对标定编法 // 53 3.2 提升招聘满足率的方法 // 54 3.2.1 人才招聘4P模型 // 54 3.2.2 人才招聘成功的方法 // 55 3.2.3 中小企业吸引人才的方法 // 57 3.3 面试实施方法 // 59 3.3.1 结构化面试实施方法 // 59 3.3.2 半结构化面试实施方法 // 62 3.3.3 非结构化面试实施方法 // 64 3.3.4 单人/集体面试实施方法 // 66 3.3.5 电话面试实施方法 // 66 3.3.6 视频面试实施方法 // 69 3.4 员工入职操作方法 // 70 3.4.1 入职前的准备内容 // 70 3.4.2 入职手续办理流程 // 72 3.4.3 用人部门交接方法 // 73 3.4.4 入职信息填写注意事项 // 73 3.4.5 入职常见风险防控 // 75 第4章 HRBP培训开发方法与工具 4.1 培训计划编制方法 // 78 4.1.1 基于人才培养的培训计划 // 78 4.1.2 基于绩效提升的培训计划 // 80 4.1.3 基于体系建设的培训计划 // 82 4.2 培训项目设计方法 // 84 4.2.1 培训课程结构设计方法 // 84 4.2.2 培训课程开发步骤 // 85 4.2.3 培训内容框架设计 // 86 4.3 培训成果转化方法 // 87 4.3.1 培训结果评估方法 // 88 4.3.2 培训效果转化方法 // 89 4.3.3 培训成果追踪方法 // 91 4.4 员工职业发展方法 // 94 4.4.1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 94 4.4.2 员工个人发展计划 // 96 4.4.3 员工职业能力开发 // 98 4.4.4 员工职业适应工具 // 100 第 5章 HRBP绩效管理方法与工具 5.1 绩效指标分解方法 // 106 5.1.1 三层分解法 // 106 5.1.2 价值结构法 // 109 5.1.3 战略地图法 // 111 5.2 绩效管理工具实施方法 // 113 5.2.1 OKR实施方法 // 114 5.2.2 KPI实施方法 // 117 5.2.3 KSF实施方法 // 119 5.2.4 MBO实施方法 // 121 5.2.5 BSC实施方法 // 123 5.2.6 360度评估实施方法 // 126 5.3 绩效管理程序实施方法 // 128 5.3.1 指标分解实施方法 // 128 5.3.2 绩效计划实施方法 // 129 5.3.3 绩效辅导实施方法 // 130 5.3.4 绩效评价实施方法 // 132 5.3.5 绩效反馈实施方法 // 133 5.3.6 结果应用实施方法 // 134 第 6 章 HRBP薪酬管理方法与工具 6.1 薪酬方案设计方法 // 138 6.1.1 薪酬方案设计策略 // 138 6.1.2 薪酬方案设计流程 // 140 6.1.3 薪酬制度编制方法 // 142 6.1.4 薪酬方案制度注意事项 // 144 6.2 高管岗位薪酬设计方法 // 145 6.2.1 高管薪酬组成 // 145 6.2.2 高管薪酬模式 // 146 6.2.3 高管薪酬策略 // 147 6.3 销售队伍薪酬设计方法 // 148 6.3.1 销售岗位薪酬结构整体设计 // 149 6.3.2 市场开发导向销售提成设计 // 151 6.3.3 业绩提升导向销售提成设计 // 152 6.3.4 激活团队导向销售提成设计 // 153 6.4 其他岗位薪酬设计方法 // 155 6.4.1 技术岗位薪酬设计 // 155 6.4.2 生产岗位薪酬设计 // 157 6.4.3 采购岗位薪酬设计 // 158 6.4.4 客服岗位薪酬设计 // 159 6.4.5 质管岗位薪酬设计 // 160 6.4.6 安环岗位薪酬设计 // 161 第 7章 HRBP员工激励方法与工具 7.1 正面激励方法 // 164 7.1.1 尊重员工的方法 // 164 7.1.2 关爱员工的方法 // 166 7.1.3 发现优势的方法 // 169 7.1.4 表扬员工的方法 // 171 7.1.5 即时奖励的方法 // 173 7.2 负面激励方法 // 174 7.2.1 挫折激励的方法 // 175 7.2.2 实施批评的方法 // 177 7.2.3 实施惩戒的方法 // 179 7.3 荣誉激励方法 // 182 7.3.1 榜样激励的方法 // 182 7.3.2 创造荣誉的方法 // 183 7.3.3 分享荣誉的方法 // 186 第 8 章 HRBP团队管理方法与工具 8.1 目标计划制定方法 // 190 8.1.1 制定目标的方法 // 190 8.1.2 制定计划的方法 // 192 8.1.3 工作评估的工具 // 194 8.2 引导员工参与方法 // 196 8.2.1 员工行为引导工具 // 196 8.2.2 鼓励员工参与方法 // 199 8.2.3 员工预期管理工具 // 201 8.3 集思广益实施方法 // 203 8.3.1 群体思维发散方法 // 203 8.3.2 群体智慧激发工具 // 205 8.3.3 员工思维引导方法 // 206 8.4 文化保障传播方法 // 208 8.4.1 企业文化保障方法 // 208 8.4.2 企业文化传播推广 // 210 8.4.3 企业文化提炼设计 // 212 8.5 高效组织会议方法 // 215 8.5.1 会议策划筹备方法 // 215 8.5.2 会议主题、时间安排 // 216 8.5.3 会后工作落实方法 // 218 第 9章 HRBP员工关系管理方法与工具 9.1 员工沟通方法 // 222 9.1.1 员工沟通工具 // 222 9.1.2 员工访谈方法 // 223 9.1.3 提问引导方法 // 225 9.2 员工调查方法 // 227 9.2.1 员工满意度调查方法 // 227 9.2.2 员工敬业度调查方法 // 230 9.2.3 合理化建议征集方法 // 234 9.3 异常状况处理方法 // 236 9.3.1 员工冲突应对方法 // 236 9.3.2 员工对抗处理方法 // 238 9.3.3 员工投诉应对方法 // 239 9.3.4 劳动争议处理方法 // 241 第 10 章 案例:阿里巴巴的政委体系 10.1 阿里巴巴政委的推行 // 247 10.1.1 由来:组织发展的幕后英雄 // 247 10.1.2 原理:支持业务的合作伙伴 // 248 10.1.3 创新:创新借鉴,中西合璧 // 249 10.2 阿里巴巴政委的设置 // 250 10.2.1 架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250 10.2.2 定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 251 10.2.3 选拔:先看人品,再看能力 // 253 10.3 阿里巴巴政委的工作 // 255 10.3.1 原则:“闻味道”“照镜子”“搭场子” // 255 10.3.2 选人:共同上阵,“味道”一致 // 256 10.3.3 育人:3 大体系,1 大平台 // 258 10.3.4 用人:活力曲线,强制分布 // 260 10.3.5 留人:双重激励,“情感银行” // 262 10.4 阿里巴巴政委的启示 // 263 10.4.1 适合企业类型:业绩驱动为主 // 263 10.4.2 落地注意事项:明确定位职责 // 264 10.4.3 发挥作用标志:取得长远收益 // 265
  3. ¥69.80
    编辑严选
  1. 科学分钱:学习华为分钱方法,解决企业激励难题【编辑严选】S
  2. 主要是三大部分:1、第一部分是理论篇:总共4章,分别为第一章 什么是分钱,主要澄清华为分钱指的是广义的分钱,包括分利、分名、分权等,不是狭义的物质激励;第二章主要介绍为什么要分钱,从底层逻辑理解分钱就是构筑利益差,让组织保持活力;第三章是华为分钱的基本原则,阐明华为分钱的核心理念;第四章 主要介绍华为分钱的基本方法,让读者在整体框架上理解华为的分钱基本方法。2、第二部分是实操篇:总共7章,第五章 是分钱的策略,主要介绍华为如何在分钱的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第六章薪酬总包的弹性管理机制,主要介绍华为如何管理组织规模和薪酬成本;第七章具体介绍工资如何发放;第八章介绍奖金如何发放;第九章介绍长期激励如何做,重点介绍华为股权激励如何做;第十章介绍华为福利补助是如何发放的;第十一章介绍华为非物质激励是如何做的。3、第三部分是2个附录:附录包括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1.0和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简化版,让读者原汁原味的学习和理解华为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组织管理是如何展开的。 目录 第一章 分钱的原点:企业经营机制实质是利益驱动机制 第二章 落后的分钱方法:钱越分越少,越分越不满意 第三章 科学分钱的原理: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始终充满活力 第四章 分钱的基本原则:华为没有人才,钱分多了就成了人才 第五章 分钱的基本方法:优化价值创造管理循环,基于信任简化管理 第六章 分钱的策略:坚持均衡发展策略,基于场景,差异化管理 第七章 分钱的总额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约束 第八章 分钱的结构:利益牵引,“指哪儿打哪儿” 第九章 即时激励 第十章 工资: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易岗易薪 第十一章 奖金:打破平衡,拉开差距 第十二章 长期激励:获取分享,风险共担 第十三章 福利补助:靠贡献获取,避免福利化 第十四章 非物质激励:导向持续奋斗
  3. ¥78.00
    编辑严选
  1. 创业2本套:创业36条军规+创业要过哪些坎【编辑严选】S
  2. 《创业36条军规》 孙陶然,1987年以吉林省文科第四名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师从有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毕业后又师从有名企业家柳传志。从1991年到2015年间,孙陶然创办和联合创办了多家企业,涉足广告、公关、媒体、电子产品、金融服务、基金等多个行业,成为中国非常成功的跨界连续创业者。 北京大学的系统学习,二十多年跨界创业的成功经验,以及联想的复盘文化熏陶,为孙陶然出版本书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图书一经出版即受到广大创业者及创业培训机构的热烈追捧,创下一年内增印超过30次的记录,累计销量超过百万册。 本次再版,孙陶然结合近三年自己新的感悟进行了修订,更新篇幅近50%。全书从创业目的到公司创建,从经营到管理,从战略到战术不一而足,内容扎实、“干货”充盈,是一本能满足当下创业、创新读者需求的作品,因此受到众多知名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人的推崇。 《创业要过哪些坎》 创业?!以前是有个想法,凑点钱,找几个人,什么都没想就开始了。事实上,这样的创业给创业者带来的并非成功和荣耀,而是惨痛的失败和破产。 很多人创业后,都悔不当初:应该多想想,多分析分析,多观察观察再开始。 可该想什么?如何分析?观察什么?没有人知道。 《创业要过那些坎》以作者15年的创业咨询工作经验,结合大量的真实案例,商业理论,实践方法论,像大家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方向,解决方案。 海量创业者评价,如果早看到《创业要过那些坎》,当初就能更快成功了。众多知名创业风险投资把它作为投资目标必读书目。 同时,企业变革不过是再次创业,《创业要过那些坎》的内容对变革的发动者也大有裨益。 目录 《创业36条军规》 再版推荐序 俞敏洪 再版自序 推荐序1 厉以宁 推荐序2 柳传志 推荐序3 郭洪 推荐序4 陈彤 推荐序5 赵文权 自序 一部分 创业的真相 军规1 创业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创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创业的机会成本很高 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适合创业 创业的成功率不足三分之一 中国创业者更不易 创业者要准备好过非人的生活 打工和创业完全是两回事 创业者需要一些天生的特质 军规2 梦想是一的创业理由 创业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为梦想而创业 那些“错误”的创业理由 创业要趁早 军规3 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 选择创业方向非常重要 抓住刚需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区分真假需求 如果有可能,盯住肥的市场 军规4 领军人物决定创业成败 每一个初创企业的成功都源于其领军人物 创业公司的领军人物必须是股东 领军人物需要具备三大素质两大能力 技术专家做领军人物很危险 如何当总经理? 领军人物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 军规5 你必须与团队一起来实施战略 你必须与团队一起来实施战略 团队必须有“老大” 老大和团队的关系 团队的基因 如何建立高效团队 军规6 凡事只能靠自己 创始人必须十项全能 创始人永远没有退路 创业路上难的事只能靠创始人 永远不要指望别人来救你 随时准备自救才能长命百岁 军规7 干部要靠自己培养 慎用空降兵 绝不用职业经理人 干部的培养应该是一把手工程 第二部分?创业者需要特殊材料制成 军规8 要有预见性 预见性就是比别人更早看到未来 预见性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 预见未来是为了提前布局 布局要早,行动要快 任何时候都要有Plan B 越是顺风顺水时越要警惕 军规9 要敢于冒险 打破常规才有机会成功 成功总是青睐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 大胆去冒险吧!你失去的只是锁链! 军规10 要相信直觉 直觉是上天对创业者的恩赐 不要做与自己直觉相反的决策 别人的建议要慎听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军规11 心力强大者胜 所有的比拼终都是心力的比拼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心力强大的人 志存高远才能心力强大 充满自信是心力强大的第二法门 心力强大的人都是打不倒的“小强” 第三部分 创建公司有规律 军规12 股东宁缺毋滥 选股东要慎之又慎 股东有问题企业很难做好 创办企业要处理好三个圈子 如何选择股东? 创业者选股东的四个误区 军规13 事先要签股东协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认可规则和遵守规则是成为股东的前提 股东协议至少应该约定四个问题 军规1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的治理结构至关重要 治理结构有问题公司很难成功 企业必须有主人 理想的股东结构是怎样的? 关于团队持股和期权的一点提醒 军规15 企业文化必须一开始就建立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一些理念和原则 创建企业的两个层面 没有文化的企业不可能成功 拉卡拉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需要大力宣贯 文化之外,每个企业还必须建立自己的战术原则 军规16 尽早验证你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你如何赚钱 找方向就是找商业模式 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简单的、重复消费的、可以多角度挖掘用户价值的 烧钱的发展模式只是极少数上帝“选民”的专利 商业模式越早验证越好 军规17 先赚到钱再研究发展 很多商业模式一辈子都不可能赚钱 理论上能赚钱和赚到钱是两码事 要性感还是要赚钱? 赚不赚钱是衡量公司好坏的标准 剩者为王 第四部分 经营有方法 军规18 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要立志做一个好企业 别人不走正道不等于你也要不走正道 恪守道德底线 按照客观规律去经营 履行社会责任 学先进和傍大款 宁做英雄死,不做枭雄生 军规19 创新是好的创业武器 模仿不是创业捷径 每个成功企业的成功都源于一系列的创新 拉卡拉的系列创新 创新光荣,抄袭可耻 为创新营造一个环境很重要 军规20 放下身段死缠烂打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没有结果等于没做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成功就是把每一个机会都当作之后一根救命稻草 成功就在于多坚持5分钟 军规21 集中兵力解决主要矛盾 解决主要矛盾才能解决问题 集中兵力才能打胜仗 创业期公司的主要矛盾是业务问题 军规22 创始人必须退出画面看画面 只有坚持才可能成功 创始人必须退出画面看画面 重要的是搞清楚是在坚持还是在维持 放弃维持是成功的开始 军规23 不要搞大跃进 大跃进很可能是大倒退 循序渐进足以成功 革命晚成功半年又如何? 军规 24成功后不折腾 成功后不要头脑发热 不要生搬硬套“正规化” 世界上没有战略专家 要改良不要革命 要敢于坚守自己的成功之道 军规25 做减法 专注于一件事更容易成功 成功是因为做好的一件事而非做了多少事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必须做减法 军规26 先打样再复制 打样就是先做个样子以便别人照着做 大规模推广之前必须先打样 拉卡拉试点四原则 第五部分 管理是门科学7 军规27 管理有规律可循,有原则需要遵守 管理有规律可循,有原则需要遵守 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管理要点不同 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三要素” 正确授权 军规28 建班子是管理的首要问题 何谓班子? 班子成员需要什么素质? 一把手和班子之间的关系 班子分工三原则 建班子是管理三要素一位的事情 建班子四要点 军规29 坚持战略和定战略同样重要 实战中的战略就是四件事 如何定战略? 联想的战略七步法 执行战略要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军规30 用文化带队伍 打造一支铁军 要想把队伍带成一支铁军,首先要选对人 用文化才能带出一支铁军 军规31 物质激励必不可少 人人都需要激励 管理必须主动激励 激励的三大误区 正确的激励方式才有效果 高效激励的四个原则 第六部分 融资有窍门 军规32 资本只是你的一段情 资本是魔鬼还是天使? 资本进入企业的一目的就是获利退出 资本的本性是贪婪的 不要指望投资人能帮你钱以外的事情 融资时心态要平和 不要被“战略投资”战略控制 不要被Term Sheet忽悠 不要“卖”了公司 军规33 能融资时要尽快融资 全面竞争时代 不融资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争取和强的资本结合 学会和资本打交道 风险投资如何选项目? 军规34 融资时要敢于吃亏 别相信那些融资神话 你自己不使出全力没有人会施以援手 关于估值的重要提醒 融资的一窍门是敢于吃亏 军规35 不要让投资人替你决策 投资人和创业者的利益不完全一致 资本和创业者的关系更像保姆而非伴侣 要学会管理你的投资人 融资条款的“秘密” 任何时候创业者都必须自己做主 好不要对赌 军规36 上市是企业的成人礼 不要为了上市而上市 上市不是判断企业成功的标准 中国企业上市之难难于上青天 上市之后,考试才刚刚开始 代跋1 牛文文 代跋2 朱立南 《创业要过哪些坎》 推荐序 Ⅰ 第一章 创业和变革 ———重新开始的决心 章首语 002 第一节 3762 例失败案例阐述一个真理: 所有的变革, 本质上, 都是重新开始 003 第二节 不管是从 0 到 1, 还是从 1 到 N, 目的都是 N 009 第三节 没有对错, 亦无因果, 只有概率 014 第二章 先要有一个好的想法 章首语 020 第一节 没有找到好的想法时, 乱动就是亏损 021 第二节 Sails 帆船要素法则: 如何检验一个想法是优 秀的还是糟糕透顶的? 023 第三节 预防群体性盲目乐观 ———事前验尸法、 换位辩论法 032 第四节 好想法的来源 034 第三章 充分规划创新的商业模式 章首语 042 第一节 商业模式创新 ———好想法的 “商业化路径” 043 第二节 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七步走 045 第三节 高效 “动能” 三要素: 依赖性、 可见性、 易得性 071 … 第四节 “商业模式创新 + 成熟的创新技术” ———撬动收益的杠杆 081 第四章 设计商业计划书, 并招募变革的团队 章首语 088 第一节 商业计划书的四大用途 089 第二节 一份吸引人的商业计划书应该这样写 094 第三节 用全新的组织构架, 支撑你的商业建筑 114 第三节 用全新的组织构架, 支撑你的商业建筑 136 第五章 项目实施中的实时反馈系统 章首语 140 第一节 慢乌龟、 快兔子和一飞冲天的火箭 141 第二节 逐步建立 “自动驾驶” 的公司的实时反馈系统 145 第三节 以科研精神, 制定实时反馈系统的指标和逻辑 157 第四节 定期维护, 使之高效运转 165 第六章 融资和扩张 章首语 172 第一节 让正确的人 “买” 你的股权 173 第二节 提防 “对赌” 风波 192 第三节 融资之后的各类 “大坑” 195 第四节 “有勇有谋” 的扩张计划 198 第五节 “8 - Shoes” 八只鞋扩张法则 202 第六节 商业模式的复制成本 210 第七章 外部资源 ———创业公司的杠杆 “章首语” 220 第一节 富足的外部资源 ———君子善假于物 221 第二节 换个思维方式, 你或许能发现, 自己并非是 “势单力薄” 223 第三节 建立利用外部资源的 “超级可信度” 227 第四节 让小公司 “如虎添翼” ———创业外部资源库 231 第五节 令人垂涎三尺的 “早有预谋” ———如何核实外部资源? 238 第六节 宁缺勿 “错配” 240 第八章 优化团队架构, 使之能胜任 章首语 248 第一节 观念的博弈 ———公司与人才之间的零和博弈 249 第二节 新颖的人才观 ——— “创业者之家” 人才计划 252 第三节 到底什么样的人, 才算是人才? 263 第四节 创新的创业团队构架 270 第五节 建立边界规则的 “失控” 管理 276 第六节 “裂变式” 创新 281 第七节 指数型动力 284 第八节 人力资源成本向人力资源资本的转变 287 第九节 未来的公司与团队 289 第九章 低调的神奇力量 章首语 292 第一节 创业那点事儿 ———正确解读创业初心 293 第二节 让你做的事, 代替你要说的话 300 第三节 “网红型” CEO 的危机 306 第四节 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内刃更锋利 309 第五节 低调具有强大的力量 315 第十章 收割创新成果 章首语 320 第一节 成功者的 “窘境” 321 第二节 如何更明智地判断: 应该是 “见好就收”, 还是 “勇往直前”? 326 第三节 “见好就收” 的最佳方案 338 第四节 “勇往直前” 的选择路径 344 第五节 把握时代的 “魔咒” 354 第十一章 正确面对失败的创业, 也会大有收获 章首语 358 第一节 失败是常态 359 第二节 你能 “正确地” 失败吗? 363 第三节 他山之石, 如何攻玉? 370 第四节 不能陷入 “持续性失败的陷阱” 380 第十二章 为创业买一份 “保险” 章首语 386 第一节 别让充足的创业资本金 “害” 了你 387 第二节 “All in” VS “在职孵化” 392 第三节 “二次” 创业的投资心态 396 第四节 情怀 1%, 规划 99% 402 参考书目 408 致 谢 410
  3. ¥107.00
    编辑严选
  1. 企业经营管理原则4本套:原则+让管理回归简单+让用人回归简单+中国企业的觉醒【编辑严选】S
  2. 《原则》: 瑞达利欧是全世界*投资家、企业家之一,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桥水创立至今为客户赚取的收益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家对冲基金。达利欧认为桥水的成功源自他所奉行的一套原则,而这些原则也是他一生中学到的*重要的东西。 达利欧认为,我们可以像看待机器一样看待生活、管理、经商和投资,并将其系统化为一系列原则。这本书阐述了他的原则的两大基石——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并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的创意择优,以及基于可信度评价的决策机制。书中500多条原则将帮助我们保持开放心态,看清现实,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从容面对做决策、打造强大团队等问题,更进一步深入认识自我,实现不断成长。 达利欧相信,自己的成功并非因为个人的特质,而是因为他从失败中学会了做人、做事的原则,而大多数人和公司都可以运用他的这些原则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让管理回归简单》: 全书共分6大篇,分别是“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决策”、“管理授权”、“管理人才”和“管理自己”。简化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为企业找到目标和方向,将组织分而治之,多做企业管理的实验,做到有效监控和授权,为企业培养人才,和管理好自己的角色。管理者抓住这6个企业管理的要害,自然就能让管理回归简单,让企业的管理变得高效。 《让经营回归简单》: 宋新宇博士站在中小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从“自身”、“战略”、“客户”、“产品”、“员工”、“成长”和“学习”等七个方面,归纳总结出简单有效的经营法则。 “让自己简单”:老板如何重新点燃激情;老板很大的过失是什么;老板常犯的37个错误。 “让战略简单”:成为小河里的大鱼;不做di一,就做wei一;没有赚钱的行业,只有赚钱的企业。 “让客户简单”:客户并不是越多越好;挑剔的才是好客户;与客户结婚。 “让产品简单”:企业要用自己的产品;好产品让业绩提升50%;如何引爆产品。 “让员工简单”:帮助骨干向老板学习;对员工而言,发展空间比薪水更重要;员工想对老板说的一句话。 “让成长简单”:剩者为王;很好的顾问就在你身边;如何把企业做大。 “让学习简单”:带着问题学习;全身心学习;问答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中国企业的觉醒》: 企业的觉醒,基于人的觉醒。 企业人进入自己的内心越深,就进入消费者的内心越深, 管理者了解自己的内心越深,就了解员工的内心越深。 我们为孩子上学校焦虑,受老板称赞而受宠若惊, 因担心受牵连而恐惧,生活在乏味、空虚、无意义中…… 我们缺失了主动,放弃强者的地位, 我们选择忍让,舍弃“权利的高贵感”, 我们不能欣赏为真理而牺牲的人, 我们为豪华装修而惊叹,却感知不到品位上的美。 我们真的关心过企业的兴衰吗? 受人尊敬的品牌,或受到尊敬,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什么都带来了:利润,持久经营,市场份额。 关键是,带来了开心、积极的态度。 什么是尊敬?一个人为何而给出他的尊敬? 对领导、老板和金钱、权力的尊敬是尊敬吗? 表面上毕恭毕敬,内心却是恐惧和贪婪、厌恶、憎恨……. 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人到了觉醒的时刻! 未来属于觉醒者! 目录 《原则》 导言 第一部分 我的历程 1 我的探险召唤(1949—1967年) 2 跨越门槛(1967—1979年) 3 我的低谷(1979—1982年) 4 我的试炼之路(1983—1994年) 5 终极恩惠(1995—2010年) 6 回报恩惠(2011—2015年) 7 最后的一年和Z大的挑战(2016—2017年) 8 从更高的层面回顾 第二部分 生活原则 1 拥抱现实,应对现实 2 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 3 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4 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5 学习如何有效决策 生活原则总结 生活原则概要与列表 第三部分 工作原则 工作原则概要与列表 打造良好的文化…… 1 相信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 2 做有意义的工作,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3 打造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 4 求取共识并坚持 5 做决策时要从观点的可信度出发 6 知道如何超越分歧 用对人…… 7 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 8 要用对人,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 9 持续培训、测试、评估和调配员工 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 10 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 11 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 12 诊断问题,探究根源 13 改进机器,解决问题 14 按既定计划行事 15 运用工具和行为准则指导工作 16 千万别忽视了公司治理 将工作原则融会贯通 结 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致 谢 审校后记 《让管理回归简单》 自序 前言管理就是“管” “理” [第1篇]管理目标 1 不做第二重要的事情 2 管理就是指出目标和方向 3 管理就是胜而后战 4 管理就是以终为始 5 要用市场化的方式管理企业 6 解决管理难题,办法常常在管理之外 7 管理过程,还是管理结果 8 计划的重要性在于做计划的过程 9计划不能落实的5个原因 10 企业增长的3个源动力 11 做好流程管理的6个建议 [第2篇]管理组织 12 组织如何分而治之 13 如何设计合理的组织架构 14 管理者也应该学习“井冈山精神” 15 管理就是每天进步1% 16 用数字提高执行力 17 管理就是讲故事 18 管理就是正面思维 19 一次组织调整:从销售团队到客户服务团队 20 绩效考核的10大误区 [第3篇]管理决策 21 如何处理管理中的两难问题 22 在已知选择之外,总还有其他选择 23 管理就是算账 24 管理就是做实验 25 做调查不如做实验 26 梦想与实验——向********学习 27 补足企业的“短缺元素” 28 坏消息拖久了就是地狱 29 越困难,越要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第4篇]管理授权 30 不要让自己成为公司的瓶颈 31 更好的授权,更多的人才 32 管理就是信任 33 如何做到有效监控 34 监控不是不信任 35 控制6个关键数据 36 要么解决问题,要么把问题升级 37 警惕偷走时间的5大窃贼 38 避免业务和支持两张皮 [第5篇]管理人才 39 人才(几乎)只能从内部培养 40 管理就是知人善用 41 管理就是用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42 经理人要上的3个台阶 43 如何让好骨干变成好领导 44 管理者的第6项任务:管理幸福 45 沟通的3大纪律8项注意 46 对管理者而言,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47 高管选拔与招聘的“13个不要” 48 警惕股权激励的误区 [第6篇]管理自己 49 给管理者的21个建议 50 管理者一能改变的是自己 51 如何做快乐的管理者 52 管理就是做主人翁 53 放风筝中的“管理哲学” 54 放下,才能更好地拿起 55 应对职场压力的8个要点 56 德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 57 做好人,不吃亏 58 影响我一生的三句格言 后记 向登山者学管理智慧 《让经营回归简单》 推荐序(牛文文) 自序 前言 为什么我的企业越来越难做? [第1篇]让自己简单 1老板决定成败 2做老板的不易之处 3老板如何重新点燃自己的激情 4一个老板的遗嘱 5老板的过失是什么 6老板常犯的37个错误 7老板的错误 8什么样的人才能赚大钱 9买“自己”这支股票赚钱 10中国企业家为什么“短命” 11你想对员工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第2篇]让战略简单 12不做潜力低于1个亿的生意 13容易做的就是 14不能做,就做 15做小河里的大鱼 16如何在一个弱势行业中增长 17做好企业的8个关键点 18比利润更重要的是什么 19真正的好企业:隐藏的冠军 20“隐藏冠军”的成功密码 21什么行业赚钱 22赚钱的学问 23专注与拓展——向携程学习 24坚守与转型——向百度学习 [第3篇]让客户简单 25客户并不是越多越好 26裁减“坏客户”,关注“好客户” 27挑剔的才是好客户 28老客户万岁 29如何让客户找你 30口碑营销 31与客户“结婚” [第4篇]让产品简单 32难做的是简单 33好产品让业绩提升50% 34“无敌价格”模式 35企业不用自己的产品很要命 36引爆产品的秘密 37分享的胸怀 [第5篇]让员工简单 38员工的力量 39建好和管好销售队伍使业绩提升50% 40帮助骨干向老板学习 41对员工来说,发展空间比薪水更重要 42学会拒绝 43员工想对老板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第6篇]让成长简单 44要创新,但不要折腾 45成功的标准:剩者为王 46如何让企业变得不赚钱 47的顾问就在您身边 48企业的扩张路径 49如何把企业做大 50家族企业也可以做大 51守业也是创业 52成为百万富翁,一年还是七年 [第7篇]让学习简单 53终生学习,别无选择 54学习秘诀一:带着问题学习 55学习秘诀二:全... 《中国企业的觉醒》 第一章 正直的营销 7 1.营销思维的高贵 7 2.创新的源泉是幸福 8 3.有良知的商业 9 4.做有人性的商人 10 5.难题本身就是解决方案 10 6.自私,推动人类进步 12 7.越满足顾客至上,利润越大 13 8.在经营活动里加入善的盐 13 9.开发理念客户 14 10.如何宣传自己的好 15 11.科技中的人性 15 12.中国企业缺少的环节 16 13.营销本质是创造价值 16 14.零售商的内疚 17 15.产品比营销重要 18 16.已被淘汰的经营理念 19 17.尊重的本质是以人为目的 20 18.互害的破解 20 19. 不为虚荣、傲慢花钱 21 20. 商业中的艺术性 22 21.不要利用人性的弱点 22 22.成为消费者中的一员 23 23.看不见的策划 23 24.渠道的衰落 24 25.爱和广告 25 26.社交网络与倾听 26 27.不要给消费者一个概念 26 28.冒险精神 27 29.倾听消费者 27 30.消费者有责任 28 31.营销中的艺术性和价值观 29 32.广告中的价值观 29 33.产品与爱 30 34.尊重就是品牌 31 35.还在迎合或引诱顾客吗 31 36. 了解自己的内心 32 37. 品牌要带来积极的态度 34 38.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善和恶 35 39. 热心平台的背后 36 40.企业的竞争力来自认识深度 36 41.在创新中逃避 37 42.创新归于对人性的探索 38 43.思考产品就是思考价值观 38 44.人的整体的改变 39 第二章 善良的管理 40 1.决策的责任 40 2.善待专业人士 41 3.管理和人性 41 4.360度评估与自省 42 5.服从和忠诚 43 6.企业中的权力恶相 43 7.没有价值观的企业必定失败 44 8. 管人的核心是管人的心 44 9.中国企业问题的根源在信仰 45 10.做有关怀和责任的领导 46 11.中国式管理来自哪里 47 12. 将核心业务与社会责任结合 47 13.树上的毛巾 48 14. 别让你的员工饿肚子 49 15.管理的未来 50 16. 我又算得了什么 50 17.人才和求才 51 18. 以德观人、观企业 52 19.让不正直的人恐慌 52 20.分享收获 53 21. “人”才是价值重心 54 22.慈善的责任 55 23.从作坊式管理到现代企业管理 56 24.企业中的平等 56 25.谁是人才 57 26.创新与清新、敏感的头脑 58 27.审美管理者 59 28. 帮助员工转化自己 60 29.企业的负面形象 62 30.工作中的“恩主”意识 63 31.谦卑的企业文化 64 32. 深入到企业具体业务中去 65 33.自我管理和自由 67 34.想与做的脱节 68 第三章 在工作中成长 69 1. 倾听就是沉思 69 2.请用光明正大的方式赚钱 70 3.因兴趣而工作 71 4.做企业的并不都是企业家 71 5. 把事情本身做好 72 6. 给人公平的机会 73 7.正确的谋生之道 73 8.热爱工作本身 74 9.思考就是谦卑 75 10. 对别人放手就是尊重 76 11.问题的根源是人 77 12.自己才是问题的制造者 77 13. 一个人对做人的学习 77 14. 支持专业人士的专业精神 78 15.轻松的心才有可能创新 79 16. 敏感、细腻的心 79 17.经理人,为大众服务的人 80 18. 赋予工作以意义 81 19.思考是需要吃苦的 82 20. 思考后的才是自己的 83 21.承认人的自私性 83 22.有多少工作是恶的 84 23.追求卓越 85 24.精神世界为什么一直没有降临 85 25. 坚守信念 86 26.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87 27.向“自我”学习 89 28.到底什么是事实 90 29.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91 30.影响他人,来自于爱 92 31.请挑战思考过程和论据
  3. ¥275.60
    编辑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