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站在客户面前第一次沟通时,一定要让对方觉得你熟悉我的企业”。简单用三个字概括就是“你懂我”。在真正着手搭建SaaS品牌营销体系前,如何去搞懂对方?还是得先琢磨透彻企业、客户、行业的生存现状。(一)了解企业 你的企业是资源驱动型、销售驱动型、营销驱动型,还是产品驱动型?你的企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还是鼎盛伴随衰退期?企业在不同阶段,对品牌营销的需求完全不同。在初创期,更重要的是加大销售投入去获客。到了成长期和成熟期,品牌营销的投入能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正面影响力,并为企业获客增长带来帮助,享受到品牌的红利。当然了,了解企业还得包括搞清楚企业一把手的喜好与风格。(二)了解客户 坦率说,很多SaaS企业在做品牌营销时,并没有真正拜访过客户,也没有想过如何才能有效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怎么解决?除了销售人员点对点直接当面与客户沟通建立感情,还需要品牌营销团队到什么山唱什么歌。B端客户需要依据不同群体细化出不同的语境。向小微企业与政府/央企/国企两类不同群体去喊话时,企业所站的高度、抛出的利益点会有微妙的语境差异。小微企业主生存空间狭窄,更着眼于当下的存活;中B倾向于追求营收增长与利润最大化;大B注重内部流程的合规与流程;政府/央企/国企则关心主旋律与惠民,风险可控也是其关注的核心之一。这也正是为何某电商巨头面对不同人群喊话时,口吻会有差别。当面对小商家时,常常强调“赋能”,而当对面站着的是政府机构时,措辞又成为了“助力”。(三)了解行业 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势均力敌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免擦枪走火,SaaS品牌营销团队需要根据行业特征,具备很强的危机预判及化解突发舆情的能力,帮助企业一次次转危为安。读懂行业内友商们的财报和公关话术,并深入了解高层领导(包含营销总、公关老大)的过往履历及团队构成,能快速识别出对手的强项与短板,这有助于帮助自己的企业在品牌营销道路上走得更有把握。总结一下,做SaaS品牌营销需要知己知彼,对企业自身、客户人群、所在行业掌握清晰,才可对症下药制定策略。
我有个朋友,离职时说自己身价1000万,因为公司花1000万请咨询公司解决问题,而所有报告只有他一个人看过。这让我瞬间明白,要有赚一千万的思维,才有可能赚一百万。老板愿意花100万年薪聘请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有解决千万级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如果没有这种思维,可能连50万年薪都拿不到。在生活中,很多人爱占便宜,比如在直播间抢福利、抢红包。但这种思维并不可取,我们要转变思维,成为给予型的人。就像微信流行时,我每年过年都会发红包拜年,给一些老板发88元红包,他们往往会回发188元。后来我给客户送书,以运费的名义送出,客户收到书后觉得有价值,后续有业务还会找我,这样我就能获得更多收益。所以,我们要有给予思维,帮助别人,自然而然就能收获更多。当老板给你一个问题时,不要抱怨,而要把它当作一个项目。比如夏卫强,他刚去公司时只是营销专员,部门就他一个人。他坚持写报告,即使被老板驳回,也不放弃。几个月后,他的报告得到老板认可,随后他在企业内部不断发展,将市场部门从一个人发展到30人,还担任了人事部的工作,甚至能影响财务。他就是借着问题的思路,一步步解决问题,实现了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晋升。如果在当前企业发展受限,也不要气馁。这家企业没给你的机会,下一家企业可能会给你。只要你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机会迟早会到来。
新零售的未来答案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新零售不过是一个虚头巴脑、忽悠人的概念,我相信这部分人是不会看到这句话的,因为他们“看不上”新零售,更不会对一本侧重推演和预判新零售进化趋势、影响效应及未来格局的书感兴趣。如果你拿起了本书,翻看到了本页,那么你多半是有疑惑的、迷茫的,你希望能从本书找到一些答案。其实,这确实是有关新零售未来答案的一本书。写作这本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为自己寻求答案的过程。因为我想弄清楚轰轰烈烈的新零售运动还会从阿里巴巴盒马鲜生们的生鲜,重点向哪些品类快速扩展?我想弄清楚埋骨无数的创新业态实验场中的无人店、无人货架的未来走向,未来又可能出现哪些能占领一席之地的创新业态,火热的社区便利店等近距业态,以及零距业态、移动业态又可能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走势?我想弄清楚新时代下的所谓体验、所谓场景、所谓大数据技术,将可以、将能够怎么玩?我还想弄清楚新零售将对消费经济与信用消费产生怎样的协同,以及新零售的下一站、新零售的未来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不得不在过去的整整一年中跳起自己所习惯的“慢三步”——往前多看一步,再往前多看一步,再再往前多看一步,力争站在未来的某个高地审视与复盘当前阶段的新零售。当然,还有以下我同样想弄清楚的问题:日益深化推进的新零售将会对零售业,以及对拴在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们”——经销商、厂家的商业逻辑产生什么样的重构?怎样影响中国市场的零售业,以及形成什么样的新格局?基于新零售对消费零售端、商品的流通通路端的线上、线下打通与融合,阿里巴巴等新起航的新制造乃至产业互联网的新可能,又将从新零售中收获什么,又将反过来对新零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此这般一层一层的探索下去,有关新零售的进化趋势、新零售对商业生态的链路式影响效应,以及有关商业零售的未来格局,就变得越来越清晰;零售商、经销商、厂家及创业者如何更好地成为新零售的参与者、弄潮者,而非是被淘汰者,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是故,它们现在都在这本书中,呈现在你我的面前。预先复盘新零售及商业的未来,自然就是为了找到与所谓正确及明智更接近的未来方向,以及面向未来调整行动、优化布局。希望我的这些思、辨,既能够让你多一份视野、多一个角度洞察到新零售的未来,也能够对你当下的行动有所裨益。而这正是我公开出版本书的初衷。好了,现在就让我们看看阿里巴巴等巨头们如何主导新零售这场游戏,以及新零售带给我们的危与机。李政权2018年12月14日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