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90后,优布劳“鲜扎闪送”创始人,在啤酒行业高度集中的情况下,通过产品创新、组织创新获得了新的生存空间。陈茜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有的大品牌他们真的就是拿着很多钱,直接甩到终端店,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告诉那家店:你只能销售我的啤酒,其他的品牌不可以销售。“其实这是一个很粗暴也很简单的玩法,我们没有资源,更没有兴趣去这样做,同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LOW的玩法,作为90后的创业人我不希望用这种古老的方式作业。我身边经常有一些朋友和我抱怨讲说我不太想喝只有一种口味大品牌的啤酒,这些啤酒寡淡如水,走肾不走心,是因为我们根本找不到来自C端消费者的位置。我要把啤酒重做一遍,是以用户为主导来做啤酒。”强势啤酒品牌采取买断终端,实行B端封锁的情况下,“鲜扎闪送”就建立了C端组织。“鲜扎闪送”利用社群、社交平台,寻找招募年轻的精酿啤酒爱好者,让他们参与到产品研发的一个环节,并且在产品研发过程当中,不断跟用户进行沟通、调整,测试,形成了特色鲜明、用户接受度极高的三个系列产品:爽口果啤系列、轻口小麦系列、重口IPA系列。这个过程就是需求链管理,产品是需求链管理的结果。在需求链管理中发现了KOL,也是下一步传播的重要角色。陈茜感慨,优布劳精酿啤酒入市之初,自己可谓节节碰壁。虽然她推出的爽口果酒系列、轻口小麦系列等啤酒“口感纯正好喝”,但缺乏品牌知名度销售困难。但她很快调整思路,从传统渠道转为社群渠道,采取了“拉新、激活、活跃、留存、邀请”等策略,很快见到效果。她们总结C端组织的特点:1990原理。1个铁杆粉丝,能够激活9个粉丝,然后带动90个消费者。一个地级城市,100个铁杆粉丝,带动2万个消费者,形成庞大的消费者。有些铁杆粉丝并不喝酒,但他们是鲜扎闪送的支持者、传播者。粉丝的支持是无私的。现在,陈茜的“鲜扎闪送”已经在邯郸拥有了几万的粉丝,被用户戏称为“小鲜女”,还设计了自己的卡通形象。强势品牌建立了渠道壁垒,但“鲜扎闪送”通过建立“配送站”的方式,实现了半小时配送。“闪送”就是快速配送的意思。图8-3鲜扎闪送通过社交平台获取订单,通过配送站快速配送,就成功地突破了强势品牌的渠道壁垒。现在,陈茜的“鲜扎闪送”销售越来越火爆,甚至在啤酒淡季的2017年冬天都卖出了超过以往旺季的销量。
有时候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市场吸引力还不错但自己的竞争力差点儿(不是差得没指望了),看着肉挺肥但想吃到嘴里比较费劲;或者市场吸引力差点儿但是自己的竞争力还不错,肉虽然不肥但是想吃到比较容易。这种两难产品,或者说“鸡肋”产品怎么办?碰到“鸡肋”有三种策略……降糖效果不太好的糖适平是如何成功的…… 有时候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市场吸引力还不错但自己的竞争力差点儿(不是差得没指望了),看着肉挺肥但想吃到嘴里比较费劲;或者市场吸引力差点儿但是自己的竞争力还不错,肉虽然不肥但是想吃到比较容易。这就是“鸡肋”。碰到这种两难情况怎么办?还是要看竞争对手。如图4-1所示。 如果竞争对手很强大,自己想了三天三夜以后,觉得即便是下血本也不划算,那么就考虑以下三种策略。一是甘当老二。甘当老二指的是和老大一样面对同样的市场,面对同样的人群,只是低头哈腰跟着走。没有集中度100%的市场,你吃肉我喝汤,总之有我的活路。二是偏安一隅。偏安一隅和甘当老二是两个概念。偏安一隅的境界更高一些,更聪明一些,也更稳固一些。可以在地理位置上偏安一隅,你做三甲医院我做二甲医院,你做一线城市我做二线城市,你做重点医院我就做非重点医院……没准过几年农村包围城市成就霸业。或者按疾病和适应症细分,在目标人群上也就是学术上做到偏安一隅。 治疗糖尿病的产品很多,有一个叫做糖适平的产品,降糖效果一般,上市后面对一堆竞争产品,市场反应很不好。但不好也不能放弃,而是要想办法,想偏安一隅,怎么偏呢?就要在学术上下工夫。我们知道,糖尿病是慢性病,很多人刚有糖尿病的时候自己是不知道的,等有症状住院才知道,还有更大一部分病人是因为其他疾病住院做检查才发现的。以上两种情况下发现病情的患者,很多人都已经患病五六年。糖尿病在患病10~15年左右,会有全身的并发症,全身微血管会有问题:例如眼周围神经疾病,白内障,冠心病,肾脏损害等,冠心病自然是个大事,但是肾脏损害同样是个大事。在临床上,医生是非常非常重视肾功能的。糖适平就是从这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组织一些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糖适平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大家请看,糖尿病患者很多人住院时都患病好几年了,很多人都有肾脏损害,医生很重视肾功能,糖适平能保护肾功能……这个逻辑关系多好!所以糖适平的产品策略不再是针对所有的糖尿病,而是针对有肾功能损害的、血糖不是太高(因为它的降糖效果差一些)的糖尿病患者。降糖是为了什么?为了不出并发症,为了保护靶器官。降糖不是目的,通过降糖减少高血糖对心脑肾微血管的损害才是目的。既然这是目的,那糖适平已经达到目的了,你还强求它非要降糖效果有多好干什么呢?这个核心问题解决以后,通过一系列学术推广和医生教育,这个产品很快就做起来了,不但做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好做。因为糖尿病根治不了,很多原来病情不重肾脏没有损害的患者,过几年自然而然的肾脏有了损害! 这又是一个通过市场、通过学术领先造就奇迹的经典案例。很多人觉得国内的产品没有办法搞学术,好像那是专利药的专利,是外企的专利,这是不对的,其实我举的很多例子用到国内企业的产品上也行,只是国内企业开始想不到,想到了用不着、用着了不会做。三是另寻出路。放弃鸡肋产品或市场,将精力和资源集中到更重要的市场,有舍才有得!如果老大不强大,已经垂垂老矣,很容易击溃,那么尽可以加大投入,一举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