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在酷派合作项目上投入的资金比周鸿祎少,收获却要大得多。乐视与酷派是在总公司的层面合作,还间接拥有了在奇酷的影响力。乐视入股酷派之后,酷派作为大股东对应给奇酷的支持迟迟不到位。2015年8月,郭德英卸去酷派董事长一职,转由贾跃亭亲自掌舵,酷派与乐视开始把奇酷当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看待。
周鸿祎心里堵得慌,在朋友圈愤怒地表示:“谁在我背后捅刀子试图screw我,我的原则是一定fuck回去。”但作为一个生意人,他还是要面对现实,想办法收拾这个乱局。在三个月的争吵之后,三方最终达成协议,360所持奇酷科技的股份增加到75%,取得对奇酷科技的控制权。相比360,乐视真正获得了酷派集团最核心的供应链、专利和硬件研发能力。酷派将转型互联网手机品牌的筹码完全押在了乐视身上。乐视有做智能电视的实业成功经验,在酷派眼中显然比奇虎这样的纯软件公司靠谱。
乐视的插足似乎并未影响奇酷的正常运作,2015年8月,360 OS安卓定制手机操作系统正式发布。
360不愧是做互联网出身的,在用户体验上下了很多工夫。360 OS系统做得相当出彩,“安全、轻快、省电”是它的特色。360 OS系统独创“财产隔离系统”,杜绝网购交易风险,手机丢失后可远程定位查找、锁死手机和在密码输错后自动拍照并发送到云端。为了省电,360 OS系统可将不常用的应用一键冷藏,内置的微信清理工具支持按时间、内容或联系人选择和清理不需要的缓存文件。360 OS系统可智能判断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来自动安排白天的唤醒和夜晚的睡眠,还能从系统底部深层防御,严防未经允许的应用程序私自启动。
此外,360 OS系统还拥有众多充满乐趣的细节功能,为用户带来更贴心的体验。比如红包提醒,不会让你一不留神就错过了几个亿;双微双开,一部手机上可同时运行两个微信号,工作生活两不误;脸龄拍照,不仅美肤,还能鉴定性别和年龄,等等。
360软件“全家桶”原本广受电脑用户诟病,奇酷手机却没有什么拖泥带水的东西,还支持内置软件的卸载。应该说,周鸿祎做手机确实是带着诚意而来的。360在电脑领域的商业模式,是先给用户提供杀毒、开机加速、清理流氓插件、过滤弹窗等解决痛点的超预期体验,凭借免费利器来抓取海量用户,然后再通过卖广告、做搜索、搞游戏和金融增值业务赚钱。这就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周鸿祎要想把这一套打法用到手机上,就得先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把手机硬件价格杀到最低,赢得海量手机用户数量,然后再考虑靠用户流量来赚钱的事情。
奇酷手机在当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表现上也“够硬”,销量排名国产品牌前四位,跻身“花旗小妹”(华为、奇酷、小米、魅族)之列,风骚一时。但如果看数据,奇酷的这个排名并不是真的那么强。奇酷这个第4名的销量是16万部,而第3名的魅族超过了100万部。
奇酷品牌在昙花一现后被雪藏,开始单干的周鸿祎决定主推自己的360品牌。2016年3月21日,360 f4手机粉墨登场。
软件出色,硬件又高配低价,360手机不受欢迎都不行。“圆润有型,自如随心”的360 f4,与同日上市的iPhone SE在简洁、小巧、好用、亲民等方面不谋而合,被媒体和网友冠以“安卓小苹果”的称号。
与好体验、高颜值相比,360手机超高的性价比更是引人关注。360原本就是靠“免费”在软件市场中杀出一片天地的,这回做手机,虽然做不到免费送,但高配低价的打法是必须的。
2016年,当时市场上的4GB内存的手机仍是旗舰配置,很难看到2000元以下的4GB内存的手机。而5月面世的360 N4,搭载联发科Helio X20芯片加4GB内存版本,售价仅为899元,如此高性价比的手机引起了市场的轰动。10月份发布的360 N4S骁龙版,同样是4GB内存,但是处理器采用了性能更稳定的骁龙625,售价只有1299元。2017年2月,售价仅为1399元的360 N5搭载骁龙653加6GB内存依然惊艳,5月推出的360 N5S,前置摄像头升级为与后置摄像头一样的1300万像素,机身前后均采用2.5D弧面玻璃,瞬间将手机的档次提升了一个高度,零售价只有1699元,被誉为“披着旗舰机外观的千元机”。在随即到来的电商6月狂欢节,360销量同比增长50%,再度进入国产品牌销售前四。
360成为手机行业中的一匹黑马,以更高的性价比成了一家可能对小米产生威胁的企业。然而,由于乐视的搅局和其他竞品的普遍杀价,消费者已经对性价比不再感冒。你再搞性价比,也拼不过乐视的亏钱卖吧?更何况高性价比就是“烧钱”的同义词,360公司的整体营收仅130亿元左右,而且360借壳江南嘉捷回归A股有业绩承诺:从2017年至2020年,利润必须从22亿元提高到41.5亿元。这使得360不能在手机业务上“烧”太多钱。即使乐视手机谢幕退场,360也不敢再玩下去。反正360手机的销售额也才10亿元的规模,砍掉无碍大局。2018年8月N7 Pro的上市,成为360最后一次召开的新品发布会。360基本上没做错什么,错只错在生不逢时。
360 f4再说回乐视手机。乐视手机想靠价格战杀出一条血路,竞争对手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就在乐视手机发布会上宣布新机价格37分钟之后,小米4立即宣布降价200元。在乐视手机正式发布后不久,奇酷、努比亚和小米等手机品牌相继亮相新品,配置与乐视手机类似,乐视手机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价格战谁都会打,乐视还能有什么高招?贾跃亭认为,乐视手机的优势在于打破产业边界。在乐视的生态系统中,手机、电视、汽车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有机结合,现在你可以将乐视电视上看到的视频收藏到乐视手机上,未来还可以用乐视手机来操纵乐视汽车。将手机、电视和汽车通吃的乐视,会比单一的手机、电视、汽车厂商更具优势。
贾跃亭以为他在建生态,但真正的生态是建一个能够扶持众多相关企业的平台,众多相关企业的成长带来平台生态的繁荣。但乐视的生态却是从门户网站、硬件到应用形成一个闭环,让用户购买乐视的手机和电视,然后用乐视的应用,看乐视的视频,搞的是产业链通吃。开放与闭环其实并无优劣之分,闭环做得好的话,当然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而且没有绝对的开放,也没有绝对的闭环,关键是企业要依据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选择恰当的路径。比如苹果虽以做软硬件一体化闭环著称,但苹果的iTunes商店和应用商店都是开放平台。小米也在一边卖硬件,一边投入巨资做内容。乐视网最初就是靠内容胜过了优酷、土豆等竞争对手,贾跃亭自然会想到涉足体育、影业等领域把内容进一步做好。想法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超过了乐视的实力边界。有一句很恰当的评论:“老贾明明是吕布的命,非想干曹操的事儿。”贾跃亭如果仅仅干一件事,他一定能成功。问题就在于他想干的事情太多了,远远超出了他的驾驭能力。乔布斯经历了多少大起大落,才从一个辍学嬉皮士成长为全球最佳CEO,正如他自己所说:“被逐出苹果是最好的经历。”相比之下,贾跃亭的发家之路太快太顺,几乎没有经历过挫折,这使得他并不具备管控一个庞大集团企业的能力,一个市值过千亿元的企业在管理上竟然是个“草台班子”,这最终导致乐视网踏上毁灭的不归路。
从智能电视到智能手机,贾跃亭想的都是先在硬件上亏钱,再从软件上捞回来的套路。问题是,乐视有充足的资金“烧”到赚钱的那一天来临吗?乐视手机原计划卖到500万部就可以持平。但实际上卖到500万部的时候,还是每部要亏200块。
虽说手机和电视一样,都可以看视频,但电视是耐用品,卖出一台电视就圈住了一个能看几年视频的用户,手机却是快消品,用户逃得很快。而且手机数量多、单价低,同样是一个产品亏200块,乐视超级电视是一年亏几亿的级别,乐视超级手机一年就得亏几十亿。作为手机市场的后来者,乐视销量起点低,在供应链上处于劣势,打价格战很吃亏。
乐视做电视是对的,做手机有问题但还有机会纠正,最致命的是去造车。不是玩玩概念,而是真金白银投了下去。贾跃亭说:“我不懂汽车,所以我造出的车一定是最具创新性的。”贾跃亭造的FF汽车,非常炫酷的大屏,底盘电池的设计,在行业内都是领先的。连许家印对FF都动了心。许老板投FF前,先做了密集的调研,甚至把样车单独拉到德国,不让FF的人陪同,单独找了一批专家做测试,足足开了600多公里,中间没断电。他是在了解了FF这个车有多“硬核”之后,才拍板要投入67.5亿港币,成为FF的第一大股东。
应该说,贾跃亭是真心想把这个生态给做好,否则就不会将自己的股票减持套现100亿元再借给公司,还冒着丧失公司控制权的风险多次将股权质押出去,质押金额高达300亿元。在2016年财务危机爆发以后,他仍然舍不得丢车保帅,未在某地产公司对乐视移动业务开高价时及时将之脱手,为了掌握FF的实际控制权而不惜跟许家印闹翻。如果不造车,乐视可能还有机会。但造车的选择最终让乐视失血过度,再也撑不下去了。贾跃亭是会计出身,最终却没控制好现金流,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
乐视从2013年开始做超级电视引起关注,2015年在超级手机等项目上疾速扩张,当年5月12日股价达到历史顶峰的179元,市值最高时接近1800亿元,2016年形势急转直下,智能终端业务巨亏38亿元,从崛起到崩溃前后只用了短短4年的时间。
2018年,乐视网亏损40亿元,股价只剩个位数。2019年,乐视网收入不到5亿元,巨亏超百亿元,拉响退市警报。
贾跃亭长期滞留美国,并贡献了一句“下周回国贾跃亭”的流行语。他在美国做什么呢?贾跃亭仍然痴迷于他的造车梦。2019年8月,FF91在洛杉矶豪华车展上惊艳亮相。FF91百公里加速2.39秒,续航最高可达700公里,搭载了容量为130 kWh的电池,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00 kW。当然,更重要的是极致化的智能,FF91拥有无人驾驶、自动泊车、人脸识别、车载互联、语音交互、一键开门、远程遥控等功能,车内搭载了多块大屏,用户在车内就能实现移动办公、娱乐、游戏和观影。FF91被贾跃亭称为“人类的第三互联网生活空间”。
在FF一只脚踏入量产边缘之时,贾跃亭放手一搏,主动申请个人破产重组,把个人债务问题跟FF公司隔离开来。贾跃亭90%以上的债务都是替公司担保的债务,至乐视崩塌以来,贾跃亭已替公司偿还债务超30亿美元,待偿还债务约36亿美元,减去已冻结及可转股的部分,债务净额约为20亿美元。为了把FF做成,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贾跃亭放弃了一切个人财产。要知道,贾跃亭仍然以45亿元的资产名列2019年福布斯富豪榜之中。贾跃亭“做了很多看似疯狂的事”,也许这是最疯狂的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