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知族群“亚文化”

今天,人们能够分分钟跨越地域和线下圈层,连接更多具有相似偏好的他人,“人以群分”得到前所未有的体现。在网络世界里,人们重新回归属于自己的“部落”。族群化的生存方式使亚文化的意义更加凸显。与更加普适于大众的主流文化相比,亚文化更能显示细分代际人群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对特定对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影响也更直接、更明显,从族群标签上,也更加具有识别性。

品牌的IP化表达需要深刻洞察势能人群的画像特征,更需要走进他们的话语方式,感知他们的次元文化。基于亚文化共通的品牌人格,才会更加富有鲜活魅力,才会天生带感。

2019年12月31日晚,一年一度的“跨年”之战如期到来。意料之中的,各大卫视大都延续了传统套路,争相邀约流量“巨咖”,虽然热闹依旧,但已不免令人麻木,总体反响平平。意料之外的,首次举办跨年晚会的哔哩哔哩(Bilibili)大获成功,在央视“段子手”朱广权倾情主持下,这场晚会的直播观看量超过了8000万,并留下了200万条弹幕,事后更有数千万网友涌入视频“补课”。

与主流卫视们千篇一律的“数明星”不同,B站的这台晚会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口味,以各种走心内容赢得了“泛90”后们的共鸣,甚至是他们的父母们的关注和认可。例如用《魔兽世界》舞蹈秀开场,立刻激起一群人的“回忆杀”;请来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与虚拟偶像洛天依一同表演《茉莉花》;让80、90后少年时代熟悉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弹奏《哈利·波特》电影主题曲,并让整个乐团都戴着巫师帽等等。因为“太懂年轻人”,B站的跨年晚会被一致认为“吊打”一众卫视。

哔哩哔哩的跨年晚会

B站之所以被评价“太懂年轻人”,因为它本身就是泛年轻一代高度聚集的亚文化社区,是涵盖7000多个兴趣圈层的优质内容生态系统,也是中国互联网文化的标志性发祥地之一。在这里产生的大量“暗语”和数不尽的“梗”,已成为一个代际族群彼此确认身份的文化符号。这种基于亚文化社区生长出来的独特而富于魅力的话语方式,也为品牌的内容调性提供了基本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