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0

4-14公司厂内可能之火灾形式与等级分类


注:灾害等级:

第一阶段应变:厂内小量泄漏或火灾。

第二阶段应变:厂内大量泄漏或火灾。

第三阶段应变:已扩及厂外,已造成严重影响。

2)灾害等级之定义及厂内外职责,如表4-15所示。

 

 

l  夜班发生灾害时,夜间组长急速报告相关部门主管。

l  拉响紧急铃声后,生产作业要暂行停止。

l  紧急通报后任何在现场周围工作人员立即撤离至工作区外的安全地区。

l  紧急通报后人员均按本计划组织进行急救。

4.应变运作流程与组织

本计划是针对厂区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加以规划应变架构工作。故在事故发生时,应变人员应立即依照计划表展开应变救灾工作。本计划的运作应由部门主管负责执行,而管理代表为现场指挥官。第二、三阶段应变时,应变指挥中心成立,设立于警卫室。此刻厂区应变组织及厂外支援也应立即采取有效应变措施。

5.紧急应变处理措施

1)遇有紧急状况发生,依紧急应变计划实施各单位抢救工作。

联络组应:

l  紧急向上通报。

l  联络警卫室利用广播通知全厂员工。

l  对外联络请求消防队支持。

l  必要时向有关单位报备。

2)防火小组

l  接到紧急通知或广播时,义务消防队员立即赶到火灾现场抢救控制火场,扑灭火源。

l  协助支持消防队。

l  火场人员搜救与疏散。

l  引导现场人员依疏散方向尽速引导至安全地区。

3)急救组

l  到达灾区上成立及时救护站。

l  利用急救器材展开受伤人员急救及伤员运送。

4)人事行政部:保安队

l  火灾发生时,人事行政部相关人员视情节切断电源,防止火灾扩大。

l  抢救维护灾区附近设备,事故现场有危害物要迅速移除。

l  负责封闭系统的协调与供应。

5)灾变处理

l  灾变发生时掌控灾情处理。

l  原物料设备的清点处理。

l  准备恢复复生产。

6.紧急应变通报程序分为厂内和厂外通报两种

1)厂内通报程序

l  日间通报程序

发现者"现场主管、全厂通报"人事行政部"管代"总经理"道滘消防队、东莞人民医院。

l  夜间通报程序

发现者"现场组长、拉响警报"夜间组长"保安"人事行政部"总经理"道滘消防队、东莞人民医院。

2)厂外通报

厂外通报主要是向支援单位请求支援。在厂外联络相关单位元一览表列有相关单位电话,通报人可依表中电话请求适当支援。

3)通报用词

l  事故发生后,通报人在通报各相关单位时,务必予简明,在最短时间内通报完成。

l  请求支持,例如请示者讲清楚公司名称、本人部门姓名、灾害的程度、地点、联络电话。

7.化学品溶剂发生事故时的应变运作流程

1)化学品溶剂指酒精、二甲苯、固体剂、清洗剂等。

2)遇少量泄漏时,事件处理人员应事先戴好防护用具(例口罩、手套),就近取防泄急救物品,例如泥土、棉布、回丝,将泄漏溶剂吸收擦干,将所产生的废弃物处理。

3)查明泄漏的原因,并实时装入无泄漏容器内,并报予上级主管。

4)遇大量泄漏时:适时关闭存放区的电源,打开窗户保持通风,就近取用泥土覆盖,放置警告牌并及时通报上级主管,以便及时与外界相关单位联系;事件处理人员应事先戴好防护用具(例口罩、手套)。事件处理程序如下:

l  少量泄漏:发现者"及时加以处理"改善对策。

l  大量泄漏:发现者"切断电源找开窗户"现场主管、通报全厂"人事行政部"管代"总经理"道滘消防队、东莞人民医院。

8.有机溶剂:机油、液厌油、汽油、柴油、煤油

1)少量泄漏时,在个人能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用泥土覆盖,并查明原因想出对策,及时上报上级主管。

2)遇有大量泄漏时,关闭存放区的电源,防止火种,就近取用泥土覆盖,放置警告牌并及时通报上级主管,以便及时与外界相关单位联系。事件处理程序如下:

l  少量泄漏:发现者"及时加以处理"改善对策。

l  大量泄漏:发现者"切断电源找开窗户"现场主管、通报全厂"人事行政部"管代"总经理"道滘消防队、东莞人民医院。

9.公司内紧急疏散计划

1)当公司内事故无法控制或邻厂发生事故(如毒氯外泄、爆炸)对人体产生立即性伤害的可能时,公司将立即采取应变措施,必要时执行公司停机及疏散。

2)疏散事故形态如表4-16所示。

事故形态

说明

地震

接到本公司所在地区即将发生地震通知时

火灾事故

公司发生火灾事故且无法立即有效控制,有所及其他设备,且引发二次灾害之时

邻厂爆炸事故

听到由邻厂发生之爆炸声且经向邻厂确认,有毒性氯体外泄之可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