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为你所用:读书 工作 写作

时间46日周日晚1900

专家:

1.熊亚柱

上海鸿识咨询公司创始人、CEO,多家企业商学院商学顾问,全网著作读者粉丝20+。十八年的咨询培训生涯深入研究营业力提升之道,先后为食品零售行业第一品牌雀巢太太乐、建材家居行业第一品牌马可波罗瓷砖、工业品机床行业第一品牌沈阳机床厂、纸卫行业第一品牌恒安集团、电器行业第一品牌苏宁云商集团等提供服务,为企业提供精准培训咨询及定制化课程使百余家企业绩效提升,通过“知行合一”的训练模式,引导学员自然学习,快速成长,让数十万学员受益。

2.杨序国

长沙市三正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资格体系咨询专家,历任某企业人事经理,咨询公司资深顾问、咨询总监等职,曾参与金蝶软件任职资格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曾帮助川投集团、永高股份、包商银行、北大先锋、神东煤炭、超华科技、书香酒店投资、南京儿童医院、中航工业哈飞、广安发电、云浮电厂、建峰化工、华农温氏、帅康电器、净雅餐饮、中山公用、白云电器、金发科技、周大福珠宝、紫金矿业、柳工集团等三十多家企业成功实施素质模型、

任职资格、人才测评、人才培养等项目。著有《用好任职资格体系:案例.方法.

工具》《HR 拿来即用的任职资格体系全案》《HR 培训经理》《任职资格管

理》《绩效管理何以见绩效》《文化制胜的 5C 策略》等多部畅销专著。

主持人张本心,识干家(博瑞森图书)创始人&总编辑,22年管理图书策划出版经验。

一、识干家出版定位与行业价值

识干家前身为博瑞森图书,创立初心是将管理咨询行业的知识、案例、工具以图书形式传递给企业。与传统出版社不同,其核心定位是服务咨询行业专家,签约作者中 80% 以上为咨询专家,累计合作超 500 位。20 年发展中从博瑞森更名为识干家,既便于读者记忆,也契合实干兴邦的行业特质 —— 强调咨询师需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而非空谈理论。其出版图书覆盖全价值链管理领域,从市场、产品到供应链、人力资源,均以实战方法论为核心,如徐春明老师作为深圳咨询协会副会长执笔的集体作品,便体现了让知识为企业所用的出版理念。

二、读书、工作、写作的三角关系解构 时间:09:24

(一)杨序国老师的专业沉淀路径

1.写作驱动学习的闭环逻辑
杨老师以自身 20 年写作经历为例,提出工作需求 + 写作倒逼的读书动力模型。如撰写“年度经营计划”类书籍时,需基于 3 - 10 个咨询项目经验,同时研读 10 - 20 本相关著作,通过写作将碎片化经验整合成体系化方法论。这种输出倒逼输入的模式,使读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例如他在构建文化刷新五步法模型时,便是通过大量企业文化咨询项目沉淀,结合对戴维・尤里奇战略人力资源理论的研读,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性的方法论。

2.写作阶段的思维迭代历程 时间:23:30

l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2005 年前后):初入咨询行业时,受戴维・尤里奇《人力资源教程》影响,出版《将梯子搭在正确的墙上》等丛书,聚焦人力资源与战略链接,弱化工具技术,强化系统思维,如提出人力资源管理需搭建在战略墙上的核心观点。

l  专业技术深耕阶段:回归甲方担任高级经理后,转向任职资格体系、绩效管理等技术类写作,如《用好任职资格体系》一书,详细拆解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标准建设等实操工具,但也陷入专业深井,过度关注分级标准(如四级 / 五级体系)的科学性,忽视业务融合。

l  商业价值融合阶段(近年):经历创业、产品经理等角色后,意识到专业需服务商业成功,如在写任职资格体系书籍时,不再仅谈标准建设,而是聚焦企业需要怎样的专业队伍,结合华为以顾客为轴心、奋斗者为本、价值为纲的逻辑,引导读者跳出专业框架,思考如何通过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开源节流。

3.书籍创作的实用主义革新
针对快餐时代阅读习惯,杨老师将咨询案例转化为职场故事,如《用好任职资格体系》以项目背景、客户互动、解决方案为脉络,用口语化对话替代专业术语,增强可读性。同时强调工具随书附赠,如《科学分钱》一书后附奖金包设计模板,前 2/3 讲方法论,后 1/3 提供可直接套用的制度文本,实现看完即能用的出版目标。他特别提到,华为获取分享制颠覆传统薪酬逻辑,将组织绩效与部门奖金包联动,而非仅绑定个人 KPI,这种底层逻辑的变革是当下企业急需的管理思维。

(二)熊亚柱老师的草根实战方法论

1.从日记到书籍的知识萃取路径
熊老师自 2000 年起坚持写日记,每年积累 10 万字工作心得,20 年累计超 200 万字,其中仅 60 万字整理为 6 本书籍,如《手把手教你做顶尖企业内训师》《职场高效能工作法》。他的写作模式是问题驱动 - 日记记录 - 报告萃取 - 书籍成型,例如咨询东鹏瓷砖后,将导购培训经验提炼为《手把手教你做专业督导》一书,每本书包含 40 个以上真实案例,如 2008 年独闯上海时带 4000 元创业的经历,便成为《门店店长业绩增长100%》一书中基层逆袭章节的核心素材。他强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认为灵感源于工作中的困惑,如连锁行业督导体系的构建,便是在解决门店标准化难题时自然形成的方法论。

2.读书与写作的反哺逻辑
早期读书以碎片化自悟为主,近年转向成体系研读古文(《资治通鉴》《战国策》)和现代学者著作(冯唐、吴军)。他推荐冯唐《金线》,因其强调以假设为前提、以事实为驱动的咨询逻辑,与自身案例分析 + 解决方案的写作模式高度契合。熊老师特别指出,读书的目的是深挖概念深度,而非堆砌知识,如读《史记》需关注历史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非单纯记忆事件,这种古为今用的读书法让他在写作中能跨界融合不同领域的智慧。

3.职场升维的问题导向策略
他提出以问题为轴心的职场法则,认为中层主管可主动设置改进项目(如推动某流程落地),用 3 - 5 个月积累资料,既完成工作目标,又为写作提供素材。例如在某企业任职时,通过解决培训转化率低的问题,自然形成《培训师成长手册》的核心框架。熊老师强调跳出专业框框,如人力资源从业者需懂市场逻辑,财务人员应理解业务流程,他服务的某企业财务总监因能用成本思维拆解战略,成为公司二把手,这印证了跨领域思维决定职场天花板的观点。

三、高效写书的三大实操方法论

(一)熊亚柱的三维积累法时间:19:53

1.日常记录法:坚持电子日记,用三分钟故事记录工作灵感,如某次培训中学员的提问,可延伸为书中常见误区章节。他建议每天花 15 分钟记录,积累 2 - 3 年即可形成书籍框架。

2.项目萃取法:每个咨询项目结束后,将报告中的方法论与案例提炼为企业可用的工具包,如为马可波罗瓷砖做督导体系咨询后,直接将方案转化为《手把手教你做专业督导》的核心内容。

3.工具辅助法:近年使用语音录入(如苹果 Office)加快写作速度,后两本书籍 60% 内容通过语音生成,再修改逻辑结构;借助 AI 工具(如 DeepSeek)检查错别字并优化表述,解决手写慢、改稿累的痛点。

(二)杨序国的咨询场景转化法时间:53:37

1.项目全流程记录:将完整咨询项目写成职场小说,如以某企业从产品型转向服务型的转型为背景,记录与高管的思维碰撞、员工访谈过程,既呈现方法论,又还原实操场景。

2.视频语音转文字:用腾讯会议录制 2 - 12 小时讲座视频,自动生成 2.5 - 15 万字文稿,再按背景 - 问题 - 方案 - 工具的逻辑剪辑整理,如年度经营计划一书便源于 12 小时课程的语音转化。

3.课程体系书籍化:将 2 天公开课内容拆解为书籍章节,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组织能力建设模块,扩展为独立书籍,补充咨询案例和工具表单,使课程内容从短时输出变为长效知识载体

四、跨领域学习的书籍推荐清单

(一)熊亚柱的认知升维书单 时间 1:02:45

1.《史记》《资治通鉴》:推荐中层管理者必读,如《资治通鉴》中孟子见梁惠王的典故,可引申为企业战略需兼顾短期利益与长远价值的管理思考,书中各朝代变革案例能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历史视角。

2.冯唐《金线》:适合咨询从业者,其 “20 条军规 “12 点后不考虑新问题”“当下最优解而非完美解,直指咨询项目中的实操难题,书中以假设为驱动的逻辑与熊老师先定框架再找案例的写作方法高度契合。

3.吴军系列著作:如《智能时代》《见识》,成体系阐述科技与商业逻辑,帮助跨界理解不同领域的底层规律,熊老师认为吴军用理工科思维解析商业的方式,能提升写作中的逻辑严谨性。

(二)杨序国的专业破局书单 时间:01:11:11

1.戴维・尤里奇《人力资源教程》:划时代著作,提出人力资源管理需建设组织能力,打破传统选育用留框架,如组织成功 = 战略 × 组织能力的公式,引导 HR 职能部门战略伙伴转型。

2.卞志《科学分钱》:基于华为获取分享制,详解奖金包与组织绩效的联动机制,如多打粮食增强土壤肥力” 5:5 权重设计,颠覆传统个人绩效至上的薪酬逻辑,适合中小企业 HR 参考。

3.华为管理三部曲(《以客户为中心》《奋斗者为本》《价值为纲》):强调客户是唯一出钱的人,杨老师建议 HR 学习华为 “PBC 考核中的业务合规”“战略贡献等维度,避免陷入单纯管人的专业深井。

五、职场突围的核心思维范式

(一)熊亚柱的价值创造法则 时间:01:23:48

1.跳出打工思维:提出千万思维造就百万身价,如某市场部经理因看完公司 1000 万咨询报告,形成独特商业视角,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他建议职场人站在老板视角思考,如策划活动时不仅考虑执行,更计算 ROI 与品牌长期价值。

2.构建反哺机制:如在企业内部主动承接边缘项目,像优化某低效流程,既解决公司问题,又积累写作素材

3.借力外部镜子:通过私董会、同行交流等方式跳出思维局限,他曾参与效能工坊,通过 30 人追问业务拓展困境,发现自己 70% 时间用于写作而忽视客户开发,遂调整时间分配,实现咨询业务增长。

(二)杨序国的体系化破局路径 时间:1:30:37

1.人力资源与运营融合:参考美的人力资源与运营管理部模式,将 HR 职能从招聘培训扩展到年度经营计划制定”“组织绩效运营,如某事业部 HR 通过参与战略解码,将人才盘点与业务目标挂钩,使部门人力成本下降 20%

2.管理体系的可复制性:强调个人经验团队方法论公司体系的升级,如销售总监需将个人签单技巧转化为客户成交七步法,通过标准化流程让团队人均业绩从 1000 万提升至 3000 万,避免能人离职、部门瘫痪的风险。

3.大企业逻辑的本土化应用:反对照搬华为 IPD 等体系,主张学习底层逻辑,如华为流程裁剪思维 —— 某中小企业导入 IPD 时,仅保留需求分析”“开发验证核心环节,去除概念阶段等非必要流程,既提升效率又降低成本。

六、专家著作体系化展示

(一)熊亚柱核心著作

1.《手把手教你做顶尖企业内训师》:当当网培训类畅销榜前列,含 40 个实战案例,如如何用 3 分钟故事吸引学员,配套课程设计模板,被多家企业用作内部培训教材。

2.《职场高效能工作法》:从基层到经理的成长路径,分享时间四象限”“任务清单法等工具,结合熊老师从专员到总监的职场经历,强调在工作中写作,在写作中升级

3.连锁行业系列:《手把手教你做专业督导》《门店店长业绩增长100%》《手把手帮建材家居导购业绩倍增》,扎根一线 10 年提炼,如《手把手教你做专业督导》中神秘顾客检测表”“门店巡检路线图等工具,被东鹏瓷砖、马可波罗等企业直接应用。

 

 

(二)杨序国专业成果

1.《用好任职资格体系HR拿来即用的任职资格体系全案》识干家经典出版物,含任职资格标准建设、职业通道设计、认证流程等全模块,附销售序列资格标准模板”“认证评分表等实操工具,被金蝶顾问学院列为指定教材。

2.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丛书:《将梯子搭在正确的墙上》《人力资源技术大全》《考量:让老板看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等,构建战略链接 - 方法工具 - 价值评估的完整体系,其中人力资源执行力章节提出 HR 部门自身建设的五维模型

3.组织能力建设系列:近年聚焦专业融合业务,如《刷新:企业文化塑造未来》《公司能力考量》,以咨询项目为案例,详解如何用体系化思维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书中战略解码工作表被多家制造业企业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