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务条款是战略达成的重要环节
商务条款在商业运作中确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双方合作的基石,更是企业战略能否成功达成的关键助推器。正如您所提到的,当商务条款得到合理制定和执行时,它们能够确保企业的运营符合商业逻辑,进而推动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然而,一旦商务条款出现问题,企业的整体运营和战略实施都可能遭受严重的影响。
以新松机器人企业为例,通过对其2021年与2020年的销售成本率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该企业存在明显的成本问题。特别是自动化产品线的销售成本率异常高,直接导致了企业净利润的大幅减少。这充分说明了商务条款的签订和执行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在制定和执行商务条款时,必须特别关注合同签订条款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匹配度。一旦发现存在重大漏洞或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企业战略规划设计的净利率能够顺利达成。这不仅需要企业具备高度的商业敏感度和战略眼光,更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注重细节和执行力度。
二、合同底线条款必须坚守
商务条款不仅是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约定,更是企业对外捍卫自身权益和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的风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当企业的产品具有稀缺性和高价值时,客户往往更愿意接受企业的商务条件。然而,当企业产品陷入红海竞争时,客户可能会提出更高的商务要求和优惠条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决策层没有明确的策略,很容易在追求签单的过程中妥协风险底线,从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例如,新松机器人企业在某些情况下确认收入的合同亏损严重,未履约的合同负债也迅速增长,这就是没有坚守合同底线条款所带来的后果。
为了坚守合同底线条款,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战略指挥系统与治理机制的高度一致性:企业如同一个生命体,战略是其大脑,需要指挥治理机制这个“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当战略指挥系统与治理机制保持高度一致时,企业才能展现出最大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二)员工文化意识与企业文化的统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员工则是企业的基石。员工的文化意识必须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三)监督方法嵌入业务制度流程:企业的监督方法就像身体里的免疫系统,需要时刻警惕潜在的风险。将这些监督方法嵌入业务制度流程中,可以确保员工的行为始终符合企业的规范和要求,从而维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四)清晰的任务标准和易达成的目标:企业为员工分配的任务必须清晰明确、标准化,并与员工的能力相匹配。这样员工在执行任务时才能迅速理解并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三、合同签订的原则和方案
在企业运营中,合同的签订不仅仅是一纸文书,更是企业战略、业务能力和财务管理的高度融合。面对企业动态发展的现实,如何确保合同签订与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一致,避免潜在风险,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一)梳理取舍原则
1.战略协同:管理者在制定合同签订原则时,必须确保其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协同。这意味着,即使某个业务部门发展迅猛,也不能忽视其他部门的能力匹配问题。
2.财务思维:在合同签订前,企业应运用财务管理工具来评估潜在风险。例如,通过设定毛利率标准(如10%以上),企业可以筛选出那些真正有利可图的合同。
3.利润中心模型:企业应建立以合同签订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型,确保每一份合同都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利润。当模拟结果显示合同未能达到预设标准时,企业应考虑放弃或重新谈判。
(二)拟订合同签订预先方案
1.预判与准备:管理者应认识到,实际操作中总会存在与预计的偏差。因此,提前制定多种执行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2.明确客户需求:以新松机器人企业为例,当客户需求与技术部门定义存在差异时,企业可以通过事先明确技术标准和将任务书作为合同附件的方式,来减少误解和纠纷。
3.应对新增需求:对于客户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提出的新增需求,企业应在商务条款中明确规定需要重新定义并由客户支付额外费用,以确保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
4.技术评估:在签订合同前,企业应对技术部门的实际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如果技术部门难以达成合同要求,企业应考虑与客户沟通调整合同条款或寻求外部支持。
以新松机器人企业为例,其预先方案如8-2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