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场有很多故事可以选择。故事开场的要点是选择有意义的、与现场状况匹配的故事,同时要发人深省,引发后续的思考。
《塞翁失马》说的是一个老人丢了一匹好马,邻居安慰他,他却很乐观:“呵呵,丢马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没想到,几天后丢了的马又跑回来了,还带回来一群野马。邻居恭喜他,他说:“呵呵,这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不想没几天,老人的儿子为了驯服野马,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又来安慰他,他说:“呵呵,这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又过了一段时间,边疆起了战火,皇上征兵,将村里的青壮年男子都抓去打仗,只有老人的儿子因摔断了腿没有被抓走,于是保全了性命。
想这样的故事并不难找,难的是如何演绎好,讲好一个故事。
(一)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讲故事,要有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每个故事都应该包括这五项内容,才算表达清楚,何时的表述要开门见山,警示性地引起听众的注意;何地的表述要尽快进入场景,这样才会突出你想表达的主题;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有名有姓才显得真实,也方便听众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描述细节化;何故的表述相对不太重要,是对听众的一个心理释放。
讲故事最重要的是对何事的讲解,换句话说也就是重现场景。重现场景的一个技巧就是表达具体化,描述细节化,这才能使听众以一个一致性的画面进入情节,限制听众的随意思考。因为听众的反映不一致,就意味着心理互动的失败,心理互动的失败,就达不到最佳效果。
(1)不要用模糊的概念。“可能是甲,可能是乙”,“好像是1987年”这样模糊的句子将会转移一部分注意力,也会让故事的真实性下降,可能直接导致说服力下降。相比之下,直接确定为甲,或者直接说1987年,故事则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2)不要用解释性的语句,尽量用描述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在描述故事的天气时,你要说“那天因为天气很热,所以我穿得少”,就不如“那天天气太热,我这只穿了个裤衩”,“因为台子有8米高,所以我站在上面发抖”,也不如“我站在8米高的台上,双腿发抖”,这样不会使人的思维发散。一种表述势必会影响内容的表达效果。
(3)讲故事的时候不要有谦虚的开场白。如“我记的不太清了”“可能讲得不够生动……”等,这样无疑会打击听众的信心,认为从你的讲话中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你自己连这个自信都没有如何让听众有这个自信。我认为合理的做法是,直击时间,勾起听众的注意力,人们的心理往往被后期的期待吸引。
(4)在讲故事之前,我认为第一句话的语调和语速很关键。如果第一句话较有力,那么首先会吸引听众的吸引力,后面陈述故事的时候就会流畅很多。所以在讲话前,要吸气稳一下自己的心神,然后再开始,不要慌慌张张就开始。
(5)在讲一件事情或心理效果时,尽量用事实来侧面反衬,这样给听众的印象是生动的,形象的,记忆深刻的。如果说因害怕,事后发现衣服湿透了,则更加逼真。
(6)快速进入场地。能快速进入场地就能快速抓住主题,迅速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一般一个说话啰唆的人往往讲半天还在兜圈子,这时听众已经听烦了,大量的圈外活动使听众的心理期待数次落空,这时你的讲话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7)避免使用抽象化的语言。如果你想陈述你的学习成绩,你要说你总是优秀,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你应该说,你考试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种对听众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8)如果你想表达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你就应该使用原因倒置的技巧。原因倒置可能使听众恍然醒悟,也可能是心理期待的骤然落空,这时笑声自然也就出来了。
(二)如何讲好一个人,最关键的是情感重现
喜欢一个人,就让大家都喜欢他,生一个人的气,就让大家都生他的气,只有做到这一步,你才算是有效地传递了这个信息。
在传递这个信息时要注意以下4点:
(1)用事例说话,用最典型的事例来突出你的思想。事例是别人不可反驳的,是论证性的,评论是阐述性的,所以真正产生作用的应是你讲话中的事例。
(2)指名道姓原则。对任何一个人均应该冠以名字,这样有利于听众接受。瞎编一个名字也要比没有名字强,笔者以前最大的毛病就是总力求准确,所以一段话中有很多个“可能”,这也大大降低了说服力。
(3)用对方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态度、他的特征。比如语气,说话时候的动作、表情,重要在模仿,这样才能活灵活现地将他展现在听众面前,也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4)感情色彩,在表达一种情感的时候用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感觉,这样才更容易获得听众的认同感,如儿童、小孩、孩子。
(三) 讲述人的10个技巧
(1)选用典型事例,多注意身边的生活。例如,一天一个同事说《我的野蛮女友》真好,把她看哭了,这一句话,在场的一个女同事,第二天便借来了盘说“我今天也开始看”。这就是事例的作用,10个好,我想我都不会去看,可是这个哭,打动了人。
(2)细节与具体化。在讲述一个人的时候,至少要有一个地方用好这个技巧,这样你要让一个人哭,是非常容易的
(3)对比的方法。有了对比才有幅度,才有了量度的概念,送礼送2000元,你应用工资2000元来对比。要是工资20000元送2000元就没什么意义了。
(4)比喻。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省略你10分钟的描述,如长得像葛优,下面关于长相的话就不要说了,气氛也活了。
(5)对话。直接用他的语言,既丰富了你的语言,也给你提供了一个换角度说话的方法。
(6)最能打动人的方式,先抑后扬会让你更加佩服一个人,所以名人传记中,一开始都是苦日子。
(7)让人陷入沉思的方式。如先抑后扬,说某某某多么好多么好,可他先一步走了。
(8)前后一致,一环扣一环。开始唱戏时墙上有一把枪,到剧终这把枪一直没动,那么这个导演就不是个好导演。
(9)结论。用他自己的话与名人的话结尾,才能做到掷地有声,在末尾要注意使用总结性的语言。
(10)表演。一个人在台上要调动所有听众的注意力,没有动作的配合是万万不行的,正如一个成熟的演员在唱歌的时候没有一个是站着不动的。
讲完了一些原则后,故事就会有很多很多,这里提供几个笔者经常用的小故事,供大家学习借鉴。
【故事1】手段技巧用到极致,也改变不了事情的本质
一家股票代理服务公司运用这样的方法:“找5000人的电话,分成两组,打电话给一组,告诉他们某只股票要涨,而另一组打电话告诉他们要跌。大家都知道,股票不是涨就是跌,第二天选择正确的一组留下,假设是涨了就把涨的那2500人再分成两组,同样的方法告诉一组涨,一组跌,同样,选择正确的一组留下,这样就第二次了。再如法炮制两次,就四轮了,这样就剩下650人。这650人被你告诉了四次都验证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就认为你们真的专业,真的是能判断股票涨跌的。这么专业的我帮你管理你的钱,你愿意交给我管理吗?
请问你是骗人了还是没骗人?
【故事2】有时候想要把课程延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甲对乙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乙说:“好的。”
甲讲道:“一只苍蝇嗡嗡嗡,直飞向窗户,砰!撞死了。”
乙说:“能不能讲一个长一点的。”
甲说:“好的,一只苍蝇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嗡了十分钟,然后直飞向窗户,砰!撞死了!”
【故事3】有时候问题的原因很简单
华盛顿广场的杰斐逊纪念馆大厦年久失修,建筑物表面斑驳陆离,后来竟然出现了裂痕。虽然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无法遏制,于是派专家调查原因。
调查结果是:冲刷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而该大厦墙壁每日被冲洗的次数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因此受酸蚀损害严重。
但是,为什么要每天冲洗呢?因为大厦每天被大量鸟粪弄脏。
为什么这栋大厦有那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特别多的燕子。
为什么燕子要聚在那里?因为大厦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
为什么这里的蜘蛛多于别处?因为大厦的墙上有很多蜘蛛爱吃的飞虫。
为什么这里飞虫多?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得特别快。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
为什么?尘埃本无特别,只是配合了从窗户照射进来的过于充足的阳光,形成了特别适宜飞虫繁殖的温床。大量飞虫聚集在此,以超常的速度繁殖,于是给蜘蛛提供了大量的美餐,于是燕子飞来了……
解决问题的办法非常简单:拉上窗帘,挡住过分充足的阳光。
转承:找到了根本的原因,我们才不会每天去做表面的文章。公司里面都有很多标语、使命、远期的指标、近期的指标、部门的指标、各种完美的制度、方案表格,但是没有执行力的人去执行它们,就是一张张的废纸而已。这些方案和表格在一个农民的手里,只有卷烟的作用,别无他用。
【故事4】朱熹写桃
朱熹小时候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朱老夫子的老父亲要求他抄写唐诗:“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当时朱熹还很小,当然也很调皮,心不在焉,寻思着:桃花正在盛开,我还在这里写桃花干啥?还不如出去看桃花呢,因为心里着急,把桃花的桃写成了挑字。不一会的工夫就写完了,于是请父亲点评。父亲检查出错了一个字,很严肃地说:“心正字则正,心不正则字不正。”意思是你的心态端正了,你的字自然就正了。你的心不正,那你的字就是歪的,或者说是错的。
朱熹非常羞愧,赶紧自己把这个桃字重新抄写了一千遍。
听到这个故事,我们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呢?只是由于自己心态不好,字写两行就变了,一篇篇的乱字,自己都懒得看。有人说现在都电脑时代了,谁还写字啊,其实恰恰相反,越是科技进步我们越不能丢弃本源的东西,只有这样的精神和心态,我们才能做好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端正自己的心态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