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系构建方式对比
从体系构建的角度来看,职能制是积木式的,先有局部的职能部门,如研发部、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等,然后再考虑如何将它们拼接起来,这种方式容易导致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和决策分裂。
而集成制是一体化设计,从目的到手段进行整体规划。首先明确模块在公司的价值和核心目的,然后进行业务逻辑寻优设计,充分考虑企业现有的问题、差距和矛盾。有了业务逻辑设计后,组织流程自然展开,同时配套激励机制,实现更精细的论功行赏。在集成制中,业务逻辑是核心,分工和流程都围绕着业务逻辑最优来确定,不受传统模式和标杆实践的限制,更加灵活高效。
2.分工形式对比
从分工形式上看,哈默的流程再造思想淡化分工形式的重要性,而集成制则兼容按专业和按业务进行分工的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推崇矩阵制,因为矩阵制能兼顾专业化分工和业务需求,实现更好的资源配置。
在连接形式、连接动力、层级形态和组织体系设计范式等方面,职能制、哈默的流程再造思想和集成制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企业组织逻辑不断进化的过程,集成制在继承和改进的基础上,更适应现代企业复杂多变的发展需求。
在企业实际运营中,不同阶段的组织模式对企业的影响深远。很多国内企业虽然尝试学习华为进行流程建设,但大部分仍处于职能制阶段。企业要实现从职能制向集成制的转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流程优化,而要深入理解组织驱动逻辑的本质,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真正实现组织的变革与升级。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对企业组织逻辑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理念,推动企业的发展。
本次直播中,王春强老师的观点多源自其丰富的研究与实践,这些内容在他的著作中也有深入呈现。比如《打造集成供应链:走出挂一漏十的改善困境》详细阐述了集成供应链相关内容,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集成理念与实践;《管理:以规则驾驭人性》将管理理论与人性相结合,让读者明白如何在管理中更好地把握人性因素,提升管理效果;《不读韩非子,怎么当老板》则从古代智慧中汲取管理灵感,为管理者提供独特的管理视角。这些书籍对于想要深入学习管理知识、探索企业管理底层逻辑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