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订单管理。
目前很多企业的问题是订单配置期太长,甚至占总订单周期的60%以上,也就是说10天的交期真正留给制造的时间只有4天。因此,我们要通过流程规范、系统工具导入来缩短非制造时间的订单周期。
(2)计划规范。
承诺的交期应该以计划排的交期为准,如果计划排的交期无法满足交付,这时候应该找资源来满足,而不是不顾实际生产状况一味地强调客户的需求及标准生产周期,而计划应该做到承诺交付的就要保证按时交付,不能按时交付的不要胡乱承诺。
(3)物料控制。
很多公司的物料需求是根据以往经验判断的,这不是科学的做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市场需求变化太快,非常规通用性的物料不能仅靠历史经验判断,需要跟市场的潜在需求结合起来。为了规范需求,长期的物料需求一定要同市场预测相结合,短期需求要同PO订单相结合,来料计划应该根据实际计划安排来执行,长期需求要结合客户的客户的需求预测,做好产能匹配,尽可能做到产销协同。
3.采购管理
(1)供应商管理问题。
研发早期,组织没有介入对物料供应商的选择,由于器件的供应数量不一,有些器件的供应商太多,而另一些器件的供应商又太少,造成器件的供应没有保障,或者器件的质量参差不齐;组织难以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仅和极少数供应商签订了正式协议,且现有的采购方法处理步骤过多、采购成本高。
(2)改进方向。
从战略高度与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确保稳定供应。在早期设计阶段就让供应商参与研发,提高物料的可获得性。将物料的预测数据与供应商共享,让供应商及时了解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响应,提高物料的齐全性。优化现有的采购方法,减少纸面工作,使采购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