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类的“第六感”载体

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输的成本在快速降低,这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红利。信息时代的绝大多数创新,其新增价值的源泉可以追溯到这个红利。大量的信息和自由的获取,给了用户过去无法想象的便利。

想象一下,现在能随身携带相当于《不列颠百科全书》上万倍的信息去任何地方,可以轻而易举地对比机票价格、快速找到最方便、舒适的家庭旅馆;在博物馆里,当看到一尊雕塑的时候,你可以迅速了解它的原创者、年代、工艺、材料、艺术价值……这些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不是一名导游能提供的。在令人惊叹的景点前,你可以随意驻足停留,利用眨眼或者手势进行拍照和分享。你的旅行多么丰富多彩!

想象一下,当你在货架前挑选商品的时候,可以通过任意维度了解和对比不同品牌的产品,不仅仅是对比价格,还可以对比哪个商品更环保、更节能,甚至了解其他用户的吐槽和评价。你根本不用到商场里,在货架前做这种对比,智能“购物单”可以记录你早已设定的选择条件,你只需确认就可以等待“送货上门”。日常生活变得轻松、简单!

想象一下,你可以设定健身目标,随时追踪自己每天获取的食物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然后获得权威的健康建议,了解从饮食中应当增加的蔬菜种类到为睡眠设定脑电波闹钟,或者在散步时选定最佳速度。

想象一下,当你要在早上10点赶到会议地点,出门之前就知道有一辆专属汽车在等着送你前往会议地点;开完会后,你可以随时打开办公楼下停着的自行车,骑车去街角的咖啡馆喝一杯最喜欢的拿铁;在咖啡馆里,你可以用耳机与对面的女孩分享音乐,天气很好,你决定邀请她和你的朋友们小聚;你在常去的餐馆中挑出几道菜搭配起来,那是好几家餐厅的拿手菜的组合,“跑腿服务生”会负责从几家餐厅中取餐并送到你指定的公园,你可以和刚刚邂逅的女孩一同前往享用野餐,生活是多么的惬意。

在前面的几个场景中,你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信息的指引。你不断地发出指令,而数据终端接受这些指令后,在信息的海洋中进行搜索并处理,然后调取最适合的服务,将结果传送给你。现在,你可能想到了,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应用服务,这些场景基本能够实现。智能手机正是一个不断地进行数据上传和下载的终端。但数据终端不仅仅是手机,还可以是任何“小屏幕”,可能是你的手表,也可能是一款眼镜,也可能是钱包、钥匙、皮带、电视、衣服、配饰,甚至是墙上的开关……

已经有预测认为,这种智能终端最后会演变为植入人体的信息芯片并得到广泛应用。Google研究中心正在研发的智能芯片就是嵌入隐形眼镜中的。虽然未必能成为现实,但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家用物品都在“变身”为可以随时联网的数据终端。在一个个闪烁的“小屏幕”背后,接入的是同一个互联网。这座庞大的信息库,只要处于联网状态,就可以随时调取数据。这些“小屏幕”正在变成人类的“第六感”载体,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之外,你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终端随时进行信息交互,它们就像是游戏中为玩家升级能力的“超级武器”。你在街上看见一位带着谷歌眼镜或苹果手表的人迎面走来,他可能已经了解了今日的股市、天气、交通,甚至是你的Facebook页面信息,而你还一无所知。两者相遇,前者就像具有某种“超能”,这种能力就是信息的力量。这些智能终端为佩戴者带来的价值就体现在“超能”上,人们愿意为这些智能设备付更高的价格,背后是对这种信息能力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