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某企业公开竞聘

某知名国企计划竞聘集团公司下某科技型子公司的总经理。企业领导在决策竞聘的胜任力模型时,主要关注点是:一是要有较高的战略思维,能从较高的角度看信息产业;二是要有创新意识,因为行业本身发展较快,如果跟不上行业发展节奏就会对公司经营有较大影响;三是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这家公司需要同集团内部的多家公司形成“合力”。

经过总结和同标杆公司的对比,讨论出了以下胜任力模型:

​ 战略思维。

​ 组织协调。

​ 经营分析。

​ 创新思维。

​ 团队领导。

基于这个胜任力模型设计了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分析主要基于某高科技产品公司目前现状和未来的发展道路,让候选人决策经营方案,向由面试官扮演的董事会做一次汇报。在汇报会中,候选人需要根据企业现状,分析讲解子公司采用的经营方案,并回答董事会的问题。

(由于案例的内容较多,略去背景,仅列出以下方案作为参考)

方案:建立和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相关咨询业务

方案简介:建议公司建立咨询团队,大力开发信息产业相关的咨询业务。

方案分析:欧美先进企业都在主营业务之外,同时给客户提供咨询业务。咨询业务包括信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信息软件升级服务,并为信息系统提供维护和升级服务,以及提供系统使用培训等。

建议公司考虑成立一支专业的高素质顾问团队,负责为客户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方案优势:科技公司大力开发相关咨询业务,将会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如下益处:

​ 基于咨询业务,将能够向客户提供一揽子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形成方案和硬件联动,有效促进硬件销售。

​ 咨询业务的利润丰厚,对主营业务是很好的补充,长远来讲能够获取较高回报。

​ 开展咨询业务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行业影响力。

​ 咨询业务中获得的信息和经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

方案实施要点:需要引进一批具备突出技术能力和具备一定顾问经验的优秀人才。团队配置完成后,计划在一年内实现咨询业务的全面开展。

在这个面试环节,项目组集中面试了4位候选人,以A、B、C、D作为代表,在面试结束后他们的评语如下:

A是一位能够凝聚团队的管理者。他善于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激励,调动积极性,提升员工参与度,转变员工思想,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工作联系起来,体现每个人的价值。此外,他能够合理授权,责任到人,快速解决问题,帮助团队快速成长。他追求人际和谐,倾向将肯定和激励作为管理团队的主要方式手段,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A的问题在于:首先,他的思维比较发散,在制定具体经营和管理策略时不够聚焦,导致措施的针对性不强。其次,在前瞻性方面存在不足。最后,他虽然能够指出团队的问题,但是给出的措施不够明确也不够坚决,难以真正重塑团队。

B是一名注重管控的管理人员。他有较好的管理意识,对于管理者应该担负的角色和责任具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在管理问题中找到关键点并直击要害,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管理活动。对于目标和结果具有高度的重视。无论是既定目标还是艰难的挑战,都会予以积极尝试和推进。善于倾听,能够准确把握对方的情绪,主动搜集信息,沟通框架和层次清晰有序。他的问题在于:首先,当处理复杂任务时,容易陷于细节,缺乏从一定的高度去审视全局的能力。其次,对如何将企业战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将战略目标真正承接落地下来的思考还不充分。最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变通,但是仅限于针对现状或问题进行的改进和取舍,在主动创新上略有欠缺,工作中缺乏自觉创新的意识。

C能够从战略高度出发思考问题,并且具有出色的逻辑思考能力,擅于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出色地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也善于跨领域地思考。他有较强的结果导向性,目标感较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围绕目标采取多种方法推动执行,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创新能力相对比较突出,虽然可能难以提出对组织具有变革性影响的新思路,但善于抓住一些关键点,据此提出变化和调整方案,在某些点上实现提升。C的问题在于:首先,他的数据关联能力还有待提升,很多时候定性的判断较多,对于资料的背景阅读及数据关联理解不够。其次,他在团队管理方面更注重人际亲和及团队氛围,在工作中会注重照顾他人的感受,某些场合中会过于迎合他人,降低工作标准及业绩要求。

D是一位管控能力较强的管理者。他具有良好的细致管控能力,对于目标明确的具体事务,能够细致和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工作,对下属能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监控执行推动方案的落地。他的经营视野较为开阔,在关注企业的眼前的经营状况的同时也能兼顾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同时围绕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D的问题在于:首先,经营分析方面较弱,判断多从经验出发,对经营数据不敏感,没有站在经营的角度做抉择和判断,同时他的一些措施缺乏可行性。其次,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语速过快,容易造成自己表达的过多,没有预留给对方足够的表达和思考的空间。最后,他应该更加耐心地倾听他人所表达的想法,甚至是挖掘对方的真正意图,表达时说教较多,没有真正打动对方的内心,没有解决对方的困惑与问题,需要特别注意沟通和领导技巧。

最后评委团根据胜任力标准,选择了综合能力出色的C,推荐他作为总经理的候选人。为什么选择C, 从上面的画像中发现:

A和B的主要问题在于战略思维,B的创新思维也明显不足。

D具备较强的战略思维,在创新上表现不显著,主要问题在于经营分析。

C的强项是战略和创新思维,在团队领导和经营分析上存在一些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

考虑到这家企业是科技型快速发展企业,战略和创新两个视角必不可缺,所以C是最优选。那么有人会认为D也是不错的人选。对于成熟型企业,D是很好的人选,善于管控和分工,但是对于发展型企业,他不是最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