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战略与年度计划
流程管理需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对齐。例如,企业战略聚焦数字化转型,流程战略应围绕数字化流程优化与自动化展开。年度计划需明确流程建设优先级,如 2025 年重点优化供应链端到端流程。
(二)流程管理流程
1.变革管理流程:包括需求识别、规划制定、项目定义等环节。例如,业务部门提出流程优化需求后,通过变革管理流程评估优先级,制定项目任务书。
2.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涵盖流程发布、培训、应用、争议解决、迭代和废止。如新建流程需经过培训推广,定期收集用户反馈,根据反馈进行迭代优化。
(三)流程管理组织
1.流程所有者(PO):负责跨部门流程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分为一级 PO(企业级流程,如 LTC)、二级
PO(领域级流程,如采购流程)、三级 PO(子流程,如供应商选择流程)。PO 需具备跨部门影响力,推动流程落地。
2.流程协调员(PC):作为
PO 的执行团队,协助 PO 进行流程日常管理,如收集流程数据、组织跨部门会议。PC 团队需具备业务和流程双维度能力,确保流程执行顺畅。
3.流程 IT 团队:负责流程数字化建设,如流程管理平台开发、RPA 机器人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流程效率。
4.变革办公室:统筹企业级变革项目,协调多项目协同,避免变革冲突。例如,同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组织架构调整时,变革办公室需确保项目节奏一致。
5.变革委员会:负责重大变革决策,如流程架构调整、变革资源投入等,通常由企业高层组成,确保变革方向与战略一致。
6.业务域三级团队:大型企业中,各业务域(如研发、营销)需设立常设流程办公室,负责本领域流程的持续优化,由流程代表、IT 代表、业务专家组成。
(四)流程评价体系
1.流程审计:如前所述,通过绩效评估和根因分析,检查流程运行效果。
2.流程绩效管理:建立流程 KPI 体系,定期评估流程绩效,如订单交付周期达标率、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等,将绩效与部门考核挂钩。
3.流程成熟度评估:采用成熟度模型(如 OPM3),评估企业流程管理水平,识别改进方向,如从初始级(流程混乱)向优化级(持续改进)提升。
(五)流程 IT 支撑
1.流程管理平台:集中管理流程文档、版本、权限,实现流程可视化与在线审批,如使用
ARIS 平台进行流程建模。
2.流程挖掘工具: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流程瓶颈,如 Celonis 平台分析订单处理流程中的延迟环节。
3.RPA 与 AI 应用:自动化重复流程(如发票审核),结合 AI 实现智能决策(如客户信用评估),提升流程效率。
(六)流程文化塑造
1.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培训、宣传,强化员工的客户导向意识,避免部门墙导致的流程割裂。
2.端到端思维:打破职能壁垒,培养员工从客户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视角,如组织跨部门流程模拟演练。
3.持续改进文化:建立 “PDCA” 循环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流程优化建议,对优秀建议给予奖励,形成全员参与的改进氛围。